法學所圖書館的新變化 http://www.zenchang.cn 2005-12-1 15:19:25 法學所圖書館的新變化
趙九燕 法學所圖書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規模較大的圖書館之一,也是國內館藏法律文獻數量較大、內容豐富、門類齊全并具有一定特色的專業圖書館。它成立于1958年10月3日。目前,館藏圖書報刊總量為35.7萬冊(件)。其中,中外文書刊21.5萬冊,英文圖書縮微片2.5萬張、中文法學剪報資料11.7萬余份、中文法律數據庫VCD光盤百余張。主要特藏圖書和期刊包括:線裝古籍5640種38227冊(其中善本書400余種3000余冊);近代期刊合訂本490種4970冊;近代圖書6294種31622冊;日本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編輯出版和收藏的日文圖書1421種2213冊、中文圖書95種186冊。館藏法學專業書刊的主要類別劃分是:法的理論、法的歷史、國內法、國際法、比較法等。館藏特點是法律圖書的專業化收藏。 善本書中包括明代至清代的抄本和清代乾隆時期以前的刻本。明代善本書有:1384年的刻本《無冤錄》、1517年的刻本《密勿稿》、1533年的抄本《牧鑒》、1581年的刻本《古今廉鑒》、1593年的刻本《問刑條例》等。清代善本書有:1650年的刻本《治開錄》、1662年的刻本《左侍御公集》、《治徑政略》,以及清代抄本《金谷瑣言》、《諭告文件抄本》、《奏折匯鈔》等。清代善本書中最珍貴的是我國著名法學家、清末法制改革派首領沈家本的手稿,現在法學圖書館藏有39種98冊,是研究清末法制史和沈家本法律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 該館所藏日本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編輯出版的圖書資料,是國家級的重大歷史遺產。如滿鐵機構出版的日文書《關于八路軍及新四軍的資料》、中文書《東三省行政組織一覽(附東支鐵道組織一覽)》和中文調查報告稿本(如《吉林調查局法制報告》)等。這些都是研究滿鐵組織機構與日本侵略統治活動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圖書館從狠抓基礎建設入手,以館藏圖書電子檢索系統的建立為工作重點,輔以全面裝修改造整體環境和引進人才調整人員結構,全面推進了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 第一,通過整理和補充重新建立了一整套規章制度。其主要內容包括:《崗位職責條例(試行)》、《借閱規則》、《對外服務收費標準》、《工作人員參加課題項目的暫行規定》、《工作人員出差的暫行規定》和《對參加業余學習培訓以及學術會議等的補貼獎勵辦法》等。 第二,開展館藏圖書回溯工作。2002年8月,根據1998年院領導“要在5年內完成全院中文圖書回溯的編目任務”的指示精神,開始對館藏圖書進行回溯。采用丹誠軟件和國際MARK格式建立館藏圖書目錄數據庫,將原來用《科圖法》分編的圖書一律改用《中圖法》分編。該館盡管開展這項工作的時間較晚,但在2003年7月就實現了利用計算機檢索查詢和借閱館藏中文圖書。至今,又陸續完成了館藏西文和日文圖書的回溯工作。 第三,對館舍進行裝修改造。裝修改造后的館舍有效使用面積由原來的1137平方米增加到1342平方米。總體格局分為7個中外文書庫、4個閱覽廳、室(包括報刊與工具書閱覽廳、中文資料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訪問學者閱覽室等)、4個辦公室和1個會議室。與原來各書庫相對獨立分散、工作人員各自為戰相比,改用前后臺工作方法,實現了減員增效。 第四,安裝了圖書防盜設備,并給21.5萬冊書刊貼上防盜磁條。 第五,先后引進一批網絡圖書資料系統。例如,《國家法規數據庫》和《北京大學法寶》等法規數據庫,以及《清華大學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人大書報社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外文新書目錄索引數據庫》,購買了美國OCLCFirstSearch和LexisNexis公司數據庫的使用權等。2003年又增添了由1臺服務器連接的8個工作站。圖書館實現了計算機檢索和借閱服務,在現代化管理方面前進了一大步。 第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包括:通過新書報道、新書陳列、法學所科研成果(書)展等,為所內外及時提供信息服務。組織書刊的閱覽、外借和預約借閱。開展咨詢服務,指導讀者查找圖書資料和使用工具書。定期提供法學專題性的檢索服務;代查、代譯、提供專題跟蹤等情報資料。開展文獻復制、情報檢索等技術服務。 第七,參加國家、院、所科研項目達數十項,提供專題資料近萬份。這些資料為啟動法學理論的創新研究和立法、司法、法學教育做出了貢獻。 第八,開展國際交流。作為聯合國托存圖書館成員,現有聯合國托存書刊近千冊。近年來,接待了10余個國家的多批專家學者參觀、座談、講學,接受來自各國學術單位的贈書,還與日本成文堂出版社建立了長期受贈圖書的關系。 第九,開展學術活動。除每年定期參加全國或地區性專業圖書館的學術年會及各類學術研討會外,還積極舉辦和參與大型學術活動。在法學所中國法學網上主辦了《法律圖書館論壇》;主編的《法學圖書館年刊》于今年上半年出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