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5-13 6:38:38 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國家知識產權局日前發布《關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持續壓縮商標、專利審查周期,切實提高商標、專利申請質量,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業監管,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其中,特別強調2021年6月底前,全面取消各地對商標、專利申請階段的資助和獎勵。
壓縮審查周期
根據《通知》,到2021年底,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以內,一般情形商標注冊周期由8個月壓縮至7個月;2021年全年完成發明專利審查結案135萬件,發明專利審查周期由20個月壓縮至18.5個月,其中,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3.8個月。繼續發揮商標、專利審查綠色通道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對抗疫急需的商標、專利申請給予優先審查。
到2021年底,將商標轉讓審查、異議審查、駁回復審、無效宣告平均審查審理周期分別壓縮至1.5個月、12個月、5.5個月、9個月,電子申請的商標變更、續展審查周期再壓縮五分之一。優化專利授權公告和公報出版流程,專利授權公告平均周期壓縮至3周左右。
資助和獎勵政策也將因《通知》的發布而調整。《通知》要求糾正片面追求數量的傾向,各地區、各部門清理完善各項涉及專利的獎勵政策和資格資質評定政策,不得直接將專利申請、授權數量作為享受獎勵或資格資質評定政策的主要條件。2021年6月底前,全面取消各地對商標、專利申請階段的資助和獎勵,推動知識產權工作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著力營造潛心研究氛圍,促進多出基礎性、原創性成果。科學設定高質量發展指標,到2022年底,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3件。
《通知》提出加強商標、專利審查監管。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和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對重大不良影響的商標注冊申請依法不予受理或快速駁回,對非正常專利申請實行批量審查。加強商標惡意注冊和非正常專利申請審查信息共享和行為認定,及時發現并嚴厲打擊相關代理商標惡意注冊和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及時公開商標惡意注冊典型案例,定期通報或公布各地方高質量專利申請和非正常專利申請占比數據。依法推動將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惡意注冊和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納入信用監管。對非正常專利申請的申請人取消申報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和優勢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備案企業資格以及中國專利獎申報、參評或獲獎的資格,對相關申請人和相關代理機構不予資助或者獎勵。
統一執法標準
《通知》還要求加大對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工作指導力度。制定商標一般違法判斷標準,統一行政執法標準。加大對商標違法行為及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的指導力度。建立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行政裁決工作機制。
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建設布局,加大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一站式”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力度。推進知識產權糾紛調解與行政執法、司法的銜接聯動,完善在線訴調對接機制。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加強維權援助線上服務平臺建設,強化公益性維權援助服務供給。推動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體系高效運行,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依法依規推動將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領域失信行為納入信用監管。
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向主要電商平臺開放專利權評價報告數據接口,推動平臺履行主體責任,快速處置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投訴。加大打擊侵權假冒統籌協調工作力度,推動知識產權與司法、行政執法、行業主管等部門數據交換和業務協同,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效能。
規范線上代理
《通知》還要求加大對違法違規代理行為的打擊力度。持續開展“藍天”專項行動,建立代理行業監管長效機制。
加大對電商平臺商戶無資質開展專利代理行為的打擊力度,規范線上商標代理和交易行為,加強對電商平臺開展代理業務的協同監管。通過政務大廳、政務網站、新媒體平臺等多渠道公布商標、專利辦理環節、收費標準和審查審理官方文件等信息。
嚴厲打擊偽造變造法律文件、印章,以欺詐、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擾亂代理市場秩序等行為。依法依規加強對違法違規代理行為的信用監管和失信懲戒。
此外,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開放發展。開展符合條件的外國人參加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和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華設立常駐代表機構開放改革試點。繼續實施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業穩定和擴大就業政策措施,吸引更多人才進入知識產權行業就業。推行知識產權代理服務質量評價,為市場主體選擇代理機構提供查詢便利。
日期:2021-5-13 6:38:38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