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6-16 6:37:30 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章寧旦
深化陽光復議,堅持實質解紛,構建行政復議接待“連心橋”,實現復議申請“全城辦”、復議事項“一次辦”,致力將行政復議打造成社情民意“傳感器”,提升復議解紛“獲得感” ,實現依法監督糾錯“更精準”……
為把復議體制改革成效轉化為為民服務實效,通過行政復議抒民困、解民憂,讓群眾獲得改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實惠,廣東省廣州市司法局日前印發《廣州市司法局關于開展行政復議便民為民實踐活動的通知》,推出行政復議便民為民十項舉措,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
《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在十項便民為民舉措中,首先是全面構建復議接待“連心橋”。
廣州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市司法局正全面改造擴容市本級行政復議服務大廳,劃分出測溫安檢區、等候休憩區、復議申請書寫區、便民服務區、法治宣傳區等功能區域,配置“適老化”設施物品;增加咨詢電話線路和接聽工作人員,確保群眾訴求得到及時傾聽;制定接待工作規范和接待禮儀,用心用情打造群眾滿意的行政復議服務示范窗口。
根據通知,廣州市司法局正致力于理順規范復議申請接收轉辦機制,打通復議受理區域壁壘,打破地域空間限制,實現全市范圍內行政復議申請“全城通辦、全域受案”,實現復議申請材料異地接收、無差別辦理,以一窗通收、全市聯辦讓群眾少跑腿。
廣州還深入推進精準規范指引,全面實現復議事項“一次辦”。當下,廣州在健全改革配套工作機制,規范受理、審理、決定、執行、監督等案件辦理流程,統一法律文書樣式的基礎上,制定復議申請、閱卷申請、復議監督等資料清單和要素式通知書,實行清單化、標準化、精準化指引。同時,實行對當事人來訪來電一次性解答,對現場申請符合條件的一次性受理,對網絡、郵寄申請需要補正的一次性書面告知,有效解決群眾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
“我們還充分預估研判復議案件集中后所帶來風險壓力,做好配套資源保障,堅決做到‘來電必接、來訪必理、有問必答、有件必收’,確保群眾反映訴求渠道暢通。”該位負責人表示,實踐中,廣州還注重發揮復議窗口傳遞社情民意的“傳感器”作用,將復議接待過程中發現的行政執法普遍性、傾向性問題,以意見書等形式反饋給相關單位,將行政爭議解決在早、化解在小。
為了厚植行政復議應訴工作人員為民服務情懷,夯實復議便民為民根基,廣州市司法局通過選優配強行政復議受案窗口工作人員,實現輪崗制度(新從事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的人員原則上一律到復議窗口輪崗半年以上),以歷練了解社情民意,以服務改進工作作風。
實踐中,市司法局還進一步健全行政復議案件繁簡分流工作機制,實行簡案快辦,采用書面審理、多案同審、類案連審和簡化辦案程序和決定文書等方式,實現簡易案件90%以上期限內審結、年審結率90%以上“兩個90%”的目標。同時,實行繁案精審,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通過現場調查、組織聽證、專家論證、案件類專業委員會討論等形式聽取當事人意見,查明事實和法律關系,降低經行政復議后又提起行政訴訟甚至被訴訟糾錯的案件比例,精準滿足人民群眾差異化、多元化解決行政爭議需求。
此外,廣州市司法局還把“俯下身子”傾聽群眾訴求和“挺起腰桿”監督行政執法結合起來,強化行政復議與法治督察等工作的協同聯動,加強監督糾錯,提高行政復議公信力;堅持實質解紛,通過轉變辦案理念、探索創新受理前調解工作機制,加大審理中的調解力度,提升爭議化解“滿意度”;深化陽光復議,提高復議工作“能見度”,點、線、面立體化增強行政復議透明度,努力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公平正義;加大宣傳力度,著力推動行政復議成為群眾解決行政爭議的首選途徑,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
日期:2021-6-16 6:37:30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