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2-12-27 13:43:40 中國法院網
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為促進消費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和《關于為穩定就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助推國務院關于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在司法領域落實落地,推動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助力恢復和擴大消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最高人民法院結合審判實踐,打好“組合拳”,制定出臺《關于為促進消費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和《關于為穩定就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
《關于為促進消費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從四大方面提出30條具體服務保障舉措:一是加強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以最嚴舉措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加強預付式消費中消費者權益保護,依法整治消費領域“霸王條款”;不得以商品已拆封為由主張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不能依免責條款對暴力分揀快遞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行為提出免責抗辯,不得以消費者不同意處理個人信息為由拒絕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嚴格保護依法成立生效的房屋買賣合同,依法治理哄抬物價、收取高額快遞費導致合同顯失公平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對未成年消費者、老年消費者和農村消費者權益保護作出特別規定。二是加強生產經營者權益司法保護。全面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產權,依法規范違法限制生產經營者、無理阻礙業主建設汽車充電設施的行為;依法懲治生產銷售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偽劣商品等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整治知識產權領域虛假訴訟、惡意訴訟、濫用訴權等不誠信訴訟行為;把握好平臺經濟發展“紅綠燈”,激發投資活力;依法保護新零售業態、共享經濟、新個體經濟。三是維護誠信公平的市場環境。依法規制平臺強制“二選一”、歧視性待遇、虛假宣傳、刷單炒信、強制搭售等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積極對接消費領域失信名單制度,推動共建失信違法生產經營者信息披露平臺,構建有利于增強消費信心的社會信用體系;妥善處理涉商品流通等案件,依法糾正違法設卡、阻礙物流等不當行政行為,推動跨區域物流暢通有序。四是進一步提升司法服務水平。準確適用在線訴訟規則、在線調解規則等規定,實現提升消費糾紛在線化解質效與保障人民群眾合法訴訟權益相統一;完善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與私益訴訟銜接機制,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和消費者集體訴訟制度,不斷增加農村消費者司法服務供給。
《關于為穩定就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從四大方面提出14條具體服務保障舉措:一是推動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妥善審理社會保險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案件,推動落實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階段性減免房產租金、金融支持等就業優先政策;依法支持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妥善審理平等就業權糾紛案件,堅決糾正用人單位性別、地域歧視行為,支持高校畢業生多渠道靈活就業。二是依法規范新就業形態用工。堅持保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與支持新就業形態和平臺經濟發展相結合;明確據實認定新就業形態法律關系原則和根據用工事實認定勞動關系的考量因素;推動平臺企業制定注重遵守交通規則等社會秩序的算法規則,引導外賣騎手等新業態勞動者養成遵守社會秩序的習慣;推動形成科學合理的勞動者受損責任分擔機制。三是妥善處理勞動爭議案件。貫徹落實國家保就業保生產、復工復產等政策,準確把握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審慎處理涉疫情勞動爭議糾紛,依法保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權益;依法對勞動者居家辦公或靈活辦公工資支付問題作出規范;積極引導和支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協商,采取有關措施穩定工作崗位,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四是依法保障訴訟權利。根據疫情形勢變化以及證據情況綜合考慮是否準許當事人順延期限,符合條件的依法在線開展訴訟活動;依法高效妥善處理涉企業復工復產糾紛案件,及時作出免、減、緩交訴訟費決定,審慎采取財產保全措施,靈活采取保全措施或擔保方式,助力復工復產。
日期:2022-12-27 13:43:40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