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2-4 14:41:45 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章寧旦 通訊員 林曄晗 關維
2020年,行政案件收案數27479件,結案率97.84%,雙雙居全省法院首位,員額法官人均辦案407.27件,同比2016年增加超百件;
五年來,共審結涉城市更新改造、環境整治、資源保護等一審行政案件1.1萬余件,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五年間,共判決行政機關一審訴訟案件敗訴3602件,以一個個生動的裁判有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和市域治理現代化;
……
自2016年1月正式啟動廣州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改革以來,廣州鐵路運輸兩級法院牢牢扎根在羊城的這片法治沃土,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各項改革任務落地生根,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和促進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中迸發出堅定而溫暖的力量,為行政訴訟改革探索出了一條“廣州路徑”。
探索集中管轄改革“新樣本”
2016年12604件,2017年18259件……2020年27479件。改革后,廣州市涉部委、省、市、區和鎮、街五級行政機關的全部行政案件整體交由廣州鐵路運輸兩級法院管轄,受理的案件如“洪峰”涌入,以年均超20%的速度增長,收案數居全省和全國試點�。ㄊ校╄F路法院首位。
如何確保審判質效,有力回應“接不接得住、辦不辦得好”的普遍擔憂?
“依托行政案件和審判資源高度集中優勢,一以貫之推動專業化建設,向專業化要質效�!睆V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應杰道出了五年來一直堅持的一個重要思路。
通過不斷優化調整審判資源配置,廣鐵兩級法院組建了35個新型行政審判專業團隊;全面開展審判監督管理“微改革”,建立案件質量精準評查體系、法官綜合信息評價體系;搭建院校合作、典型行政案例培育、法官論壇、年度審判調研等專業孵化平臺,50余項行政審判優秀成果斬獲全國法院、全省法院榮譽。
為積極應對跨區劃集中管轄后審判壓力驟增、程序空轉、濫訴行為抬頭等問題,2020年5月,一場行政審判速裁改革試點在廣鐵兩級法院悄然鋪開。兩級法院9名骨干法官、40余名審判輔助人員奔赴新組建成立的速裁中心。
廣鐵中院二級高級法官、廣東省行政審判專家付洪林是這場改革的主要推動者之一�!耙詫徟谐绦蜿P鍵節點為切入口,在保障當事人訴權的前提下,構建立案、送達、審理、裁判全流程快審快結機制。”改革推行后,付洪林通過審示范案、開示范庭、寫示范文書,很快讓大家嘗到了改革的甜頭。
速裁法官石曉利清晰記得,當他在辦理廣州某公司訴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行政處理決定系列案時,因為有格式化文書與標準化訴訟的助力,收案的隔天便將案件全部辦結。
就這樣,到2020年12月,廣鐵兩級法院以不到三分之一的審判力量分流了同期約50%的行政訴訟案件,帶動激發審判工作內生動力,行政案件上訴率、發改率、平均審理期限以及長期未結案件指標均得以明顯優化。
打造羊城營商環境“新名片”
廣州,千年商都,國家中心城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如何在新發展機遇下,搶占營商環境高地、出新出彩?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秉承這個理念,五年來,廣鐵兩級法院始終將行政審判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緊密結合,從支持廣州“四個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持續發力。
2018年,廣東省決定將廣東美術館、非遺中心、文學館“三館合一”,在荔灣區合并建成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2019年10月,政府依照項目征拆補償方案對7.6萬平方米土地上的房屋進行征收,393戶住宅中的389戶簽署協議并先后搬離,但卻有4戶拒絕簽字,工程項目陷入“擱淺”的“窘境”。
2020年2月,4戶拆遷戶陸續向廣鐵中院提起行政訴訟。一邊是投資方和承建方叫苦不迭,一邊是拆遷戶的堅決抵制,這讓主審法官彭鐵文犯了難。
審理中,彭鐵文敏銳地從統一安置方案和拆遷戶個性化訴求中找到了平衡點,就此迅速啟動調解。期間,彭鐵文還當起了看房“中介”,領著當地管委會和征拆辦工作人員、拆遷戶到各地安置房現場比對挑選。經過近兩個月的奔波,4戶居民終于滿意地敲定了安置方案,并撤回了起訴。
“三館合一項目案是廣鐵法院支持廣州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成功推動項目重新啟動建設,也為我們解決重大工程建設爭議提供了范例�!睆V州市荔灣區常務副區長林雋在事后感慨。
統計顯示,五年來,廣鐵法院共審結涉城市更新改造、環境整治、資源保護等一審行政案件1.1萬余件,先后妥善審理涉“珠三角”城際軌道建設、南沙明珠灣建設等一批涉在建省市重點工程行政系列案,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企業停工停產引發的行政爭議日漸增多。廣鐵中院在疫情防控初期,專門出臺了“涉疫情行政案件法律適用15條意見”,從“保障應急處置強制措施依法實施、妥善處理疫情防控財產征用、穩妥處理住房公積金和社保繳費正義”等七類行政案件的審理予以規范,全力支持依法防控疫情和企業復工復產。
賦予市域社會治理“新動能”
2016年,網約車仍屬于新事物。當事人蔡某通過“滴滴”打車軟件接單,駕駛自己的小汽車接送乘客途中被廣州市交委執法人員發現。廣州市交委遂以蔡某未取得道路客運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客運經營為由,決定給予蔡某責令停止經營,處3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蔡某不服,將行政機關及復議機關告至廣州鐵路運輸法院。
從當時的法律法規條文規定看,認定蔡某無證經營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砂附浺弧⒍䦟彛ㄔ簠s都判決支持了蔡某的訴訟請求,撤銷了處罰決定。
小案件大道理。該案宣判后,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恒點評稱,該判決堅持了法治的精神和原則,重在引導行政機關對新生事物保持寬容的立場和態度,及時回應了共享經濟時代的法律訴求。
據統計,五年來,廣鐵法院共判決行政機關一審訴訟案件敗訴3602件,對7177件存在實體或程序問題的行政機關申請執行案件裁定不準予執行,對160余件規范性文件進行附帶審查。
實踐中,廣鐵中院還與廣州市人大在全國首創行政審判通報機制,歷次通報直擊行政執法痛點、短板,火藥味十足,推動司法裁判理念、裁判標準在人大監督、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傳導,廣受社會好評。
改革以來,廣鐵兩級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及時糾正違法行政行為,以一個個生動裁判推動廣州法治政府建設再上新臺階,助力推動市域治理現代化。得益于改革后的不斷磨合,廣州各級行政機關在應訴理念、服判息訴、執行裁判文書確定義務等方面發生明顯變化,行政行為越來越審慎、規范、公開透明,更加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爭議。
司法實踐中,廣鐵兩級法院還聚焦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致力當好社會矛盾的“解壓閥”。2019年3月,廣鐵中院與廣州市司法局共建律師調解室,11名律師駐場現場解紛;同年9月,與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啟動建設廣州市行政爭議調解中心,中心建立后有三分之一上的行政訴訟案件以非訴方式結案。
記者注意到,2020年,廣鐵兩級法院共有1468件行政案件通過調解撤訴方式審結,同比增長82.6%。
五年來,廣鐵兩級法院依靠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在不損害依法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前提下,通過院地各方同向而行,聚力攻堅爭議化解,逐漸搭建起一套有效的行政爭議實質性多元化解機制。
日期:2021-2-4 14:41:45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