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浙江法院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Law-lib.com  2022-7-4 15:30:30  浙江天平


    導 語

    隨著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持續增多,個人信息泄露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2009年出臺的刑法修正案(七)首次將出售、非法提供、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行為認定為犯罪。2015年出臺的刑法修正案(九)對此罪條文加以修改,完善了關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定。浙江高院從全省法院近年來審結的有關案件中選取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以期進一步加大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提高人民群眾保護個人信息的安全意識,加強對有關從業人員的警示普法宣傳,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案例一

    物業、房產公司員工非法出售業主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杭州市蕭山區王某某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被告人王某某、陳某某等10人均系物業公司、房產公司員工。2018年至2019年,王某某等10人各自將日常工作中收集、獲取的杭州市部分小區的業主信息(包括姓名、房號、電話號碼和房產面積),出售給杭州某裝飾工程公司市場部總監楊某某,王某某等10人共計獲利23500元。

    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經審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判處王某某等10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個月不等,均宣告緩刑,并處相應罰金;違法所得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典型意義

    業主信息包含了房產信息和身份識別信息,屬于公民個人信息。該類公民個人信息被非法出售后存在較大風險。現實生活中,被害人因信息泄露被頻繁滋擾,更有大量信息進入黑灰產業鏈,被用于電信網絡詐騙、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嚴重威脅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應當依法懲處。本案通過對物業公司、房產公司員工等行業“內鬼”進行懲處,讓觸犯刑法者付出沉重代價,讓社會公眾更有安全感。

     

    案例二

    以非法侵入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寧波市鄞州區任某某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被告人任某某伙同被告人黃某,通過被告人孫某某開發了的“終端查預繳0903”外掛軟件,鏈接到中國移動公司網站,非法竊取中國移動公司客戶的個人信息,包括客戶姓名及業務訂單等內容。之后,黃某將該些竊取的公民個人信息交給任某某50561條,任某某將獲取的該信息下發給公司員工,讓員工開展業務,獲利數萬元。后任某某通過下發業務的形式讓黃某獲利2萬余元。期間,被告人李某某伙同黃某利用“終端查預繳0903”外掛軟件,以同樣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401100條,李某某給黃某3000元好處費。被告人孫某某通過提供上述“終端查預繳0903”外掛軟件,從黃某處共獲得好處費11700元。另查實,2017年左右,被告人孫某某通過編寫程序軟件,偽造用戶ID的方式,從“格格家購物平臺”爬取了65877條的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電話、住址等。

    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經審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判處被告人任某某、黃某、孫某某、李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至四年,并處不等罰金。違法所得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典型意義

    各被告人通過“終端查預繳0903”或其他外掛軟件,以“爬蟲工具”手段,侵入中國移動公司等網站竊取公民個人信息,其行為同時觸犯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其中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行為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手段,系一行為侵害數個獨立法益,觸犯數個不同罪名,是想象競合關系,應擇一重罪論處。

     
    案例三

    購買含有“姓名、電話、住址、物業費、住房面積”等內容的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安吉縣趙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被告人趙某系浙江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安吉分公司的負責人。其為拓展公司業務獲取房源,授意該公司事業部經理朱某非法獲取、購買公民個人信息以提升業績。2018年4、5月份,朱某從他人處非法獲取三個小區的業主名單,共計公民個人信息500余條。2018年12月,朱某居間介紹陸某某與趙某非法出售、獲取另外兩個小區的業主名單,共計公民個人信息700余條,趙某支付給陸某某5000元。2019年1月,朱某以1500元的價格從魏某處非法購買安吉某公館一期、二期的小區業主名單,其中涉及財產信息250余條。

    安吉縣人民法院經審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趙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一個月,并處相應罰金。

    典型意義

    被告人趙某為提升業務,授意事業部經理購買多家小區的業主名單,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1200余條,其中涉及財產信息250條,含有“姓名、電話、住址、物業費、住房面積”等內容。被告人不正當地收集公民個人信息,侵害了公民的個人信息權。與此相應的是,出售業主信息的同案犯把在正常銷售過程中獲得的業主信息提供給其他單位,同樣侵犯了該罪名所保護的法益,均應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論處。

     

    案例四

    非法獲取學生學籍等信息并出售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海鹽縣連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2021年2月至4月,被告人連某某通過telegram聊天軟件,以向他人購買、共享等手段非法獲取包括學生學籍信息、個人簡歷信息、銀行開戶信息、貸款信息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共計200余萬條,并出售其中公民個人信息3萬余條,非法獲利1萬余元。

    海鹽縣人民法院經審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連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相應罰金。

    典型意義

    公民個人信息記錄了公民身份及公民活動情況,一些不法人員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不僅給被害公民帶來困擾、造成財產被騙等,也給社會帶來危害。依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有利于公民個人財產安全、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本案中,被告人利用缺乏監管的境外即時通訊軟件,大肆非法獲取海量各類公民個人信息并轉手倒賣,從中非法獲利,屬情節特別嚴重,應依法予以打擊。

     

    案例五

    利用保險公司工作便利,獲取并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紹興市越城區裘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2019年4月至5月,被告人裘某某利用其在某保險公司的工作便利,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包括車主姓名、車牌號碼、車型、聯系方式等),并以5500元價格出售給某汽車維修公司副總經理竇某某。

    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裘某某拘役四個月,緩刑八個月,并處相應罰金;非法獲利予以沒收。

    典型意義

    保險公司、銀行、快遞、外賣平臺等服務性行業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能輕易獲取大量客戶個人信息,成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該類單位、公司的個別職員為獲取非法利益而違反職業道德及保密義務,將特定群體的信息販賣給商家獲利,給公民的個人生活及經濟利益造成困擾和損害。本案中某汽車維修公司副總經理竇某某為拓展公司市場,與掌握著大量客戶個人投保信息的保險公司職員裘某某相互勾結,將大量客戶信息進行交易牟利,嚴重侵害公民的合法利益,應予嚴懲。

     

    案例六

    以“一買多賣”方式大規模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嵊州市姚某某、戎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2020年4月至7月期間,被告人姚某某、戎某在其住所,通過QQ、微信等社交軟件購買和出售公民的姓名、通信通訊聯系方式等公民個人信息。姚某某負責聯系上家、下家,購買和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戎某負責利用購買來的公民個人信息“上粉”和出售。期間二人非法獲利21000元以上,并予平分。

    嵊州市人民法院經審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姚某某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二個月;判處被告人戎某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相應罰金。

    典型意義

    針對公民個人信息買賣行為,已形成“源頭—信息販子—購買者”的黑色產業鏈,在這條產業鏈上,大規模的個人信息被打包購買和出售,又被不法分子利用引發后續諸如詐騙、綁架、敲詐勒索等嚴重犯罪行為。因此,應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全鏈條打擊,以強有力的刑事制裁為大數據發展和信息化建設提供刑事司法保護。本案被告人作為這條產業鏈上的“信息販子”一環,通過“一買多賣”的方式謀取非法利益,并辯稱“以為被抓也就是罰款”,可見其對出售的公民個人信息可能被用于違法行為存在概括認識,系主觀明知。鑒于二人系初犯且全部退贓,確有悔罪表現,在委托社區矯正機構進行社會調查后,從寬處罰。

     

    案例七

    利用攝影工作室便利獲取個人信息并轉賣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永康市徐某某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2020年4月,被告人葉某某聯系浙江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員工盧某某交換公民個人信息。葉某某將“總名單”“小年齡段”“小年齡名單”三份文件提供給盧某某。盧某某經公司法定代表人謝某某同意,將“三年級”“四年級”的文件提供給葉某某,“三年級”文件內有61個學校小學三年級學生信息9943條,“四年級”文件內有13個學校學生信息1348條。

    被告人徐某某于2019年3月份到10月份在永康市某兒童攝影工作室任客服主管,有權限導出客戶資料。2020年10月13日,徐某某將44142條公民個人信息經葉某某介紹后,以人民幣4000元的價格出售給永康市某教育培訓有限公司。徐某某、葉某某分別獲利800元、3200元。經比對,上述公民個人信息中的37574條含有兒童父母電話號碼的信息與永康市某攝影工作室在提供服務中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同一。

    同年11月,盧某某將上述44142條公民個人信息提供給謝某某。

    永康市人民法院經審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各被告人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九個月至有期徒刑二年四個月,緩刑三年不等,并處相應罰金。

    典型意義

    本案中,被告人利用在兒童攝影公司工作的便利獲取‍客戶個人信息,并將學生家長的信息轉賣給教育機構工作人員,從而從中牟利。被告人向教育機構提供的信息包含學生姓名、所在學校、年級、班級、性別、監護人手機號碼,上述信息被被告人肆意轉賣并非法流入公共領域,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如果未成年人各類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的社會后果將十分嚴重,法院應予嚴厲打擊。

     

    案例八

    手機店主將在提供服務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他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嵊泗縣楊某、金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被告人金某利用在通訊設備修理、移動終端設備和電子產品銷售等工作中的便利,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獲取的他人手機號碼及手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發送給其從網絡得知的“拉新”群(即將客戶未注冊的手機號碼提供給他人用于注冊網絡平臺賬戶)獲取非法利益。被告人楊某在“拉新”群中協助群主進行管理,并對每日“拉新”情況作匯總、資金結算等事宜。截至案發,金某、楊某分別獲利5300元、23000元以上。案發后,二被告人退出全部非法所得。

    嵊泗縣人民法院經審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二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緩刑二年和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相應罰金。

    典型意義

    當前,除行政機關、金融、電信、交通等單位能接觸到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外,賓館、快遞、手機維修等提供個人消費與服務的單位在提供服務過程中,也會獲取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個別人員為了獲取非法利益,違反職業道理和保密義務,將在工作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資料出售或提供他人,對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及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嚴重威脅,應依法予以懲處。本案中,金某利用自己在提供服務中占有他人移動設備的便利條件,將他人手機號碼發送到“拉新”群內,隨后又協助發送驗證碼幫助他人注冊平臺賬戶;楊某在“拉新”群中幫助群主進行管理,并對每日“拉新”情況作匯總、資金結算等,分別獲利,構成犯罪。本案的處理有力打擊了將在履職、提供服務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他人的犯罪行為。

     

    案例九

    通信公司員工利用營銷之便出售他人手機號及驗證碼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臺州市路橋區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被告人唐某利用在某通信公司擔任營銷員之便,獲取客戶實名激活后的手機卡,并未經過客戶同意將手機號及驗證碼售賣給他人,共計獲利14360.79元。歸案后,被告人唐某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退繳違法所得。

    臺州市路橋區人民法院經審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唐某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四個月,并處相應罰金。

    典型意義

    近年來,電信、金融、交通、賓館等行業可接觸到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而個別員工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違反職業道德和保密義務,在履行職責和提供服務過程中將公民個人信息資料出售給他人,對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及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本案的公訴機關在提起公訴的同時還附帶提起了民事公益訴訟,不僅讓被告人依法承擔刑事法律責任,還要賠償社會公共利益損失,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增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成本,更加有效地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


    案例十

    設立公司收集學生和家長信息并出售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遂昌縣江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情與裁判

    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被告人江某某與他人合伙或單獨出資,先后設立麗水某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4家信息技術公司,召集并指使多名公司員工潛入學生家長微信群,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發送虛假信息。通過讓學生家長點擊帶有設定內容的鏈接,收集家長的手機號、學生姓名、年級、薄弱科目等信息,并將信息數據存儲在“金數據”網站內,由江某某通過麗水某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或以每條信息12元左右的價格售賣給深圳、北京等地的教育培訓機構,從中牟利。

    遂昌縣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江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相應罰金。

    典型意義

    本案中,被告人通過設立信息技術公司,指使員工潛入學生家長微信群,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發送虛假信息收集公民個人信息并售賣給輔導培訓公司從中牟利,侵害了廣大學生及家長的個人信息,也擾亂了教育管理秩序,應予刑事打擊,以不斷強化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


    日期:2022-7-4 15:30:30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黄色成人 | 在线欧美v日韩v国产精品v | a级黄色毛片三 | 国产九九免费视频 | 成人看片黄a毛片 | 国产高清厕所盗摄视频 | 欧美大片毛片aaa免费看 | 开心午夜婷婷色婷在线 | 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 | 八十老妇xxxxx性开放 |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成本人 |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不卡 | 丁香综合激情 | 亚洲加勒比久久88色综合 | 色视频国产 | 成人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久久成人免费 | 麻豆视频网 | 国产一级毛片卡 | 我我色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中文字幕日韩哦哦哦 | 天天鲁天天爱天天鲁天天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二区三区视频 | 高清不卡日本v在线二区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正片 |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丁香六月 久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 色婷婷狠狠五月综合天色拍 |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 日本黄色录像 | 99久久免费精品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高清视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 男人你懂的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色婷婷六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