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0-11-4 11:11:30 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國鋒 羅莎莎
11月3日,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張家港市人民法院三樓大法庭開庭審理了陳某等16人冒充軍警搶劫走私油船系列案件。據悉,該系列案件由最高檢以涉“長江經濟帶發展”掛牌督辦。
2019年5月,長江航運公安局蘇州分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在長江航道太倉段5至7號浮附近發現夜晚總有可疑船只長時間停在江面。后該局經過摸排偵查,聯合無錫警方一舉抓獲陳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
蘇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18年,陳某、王某仁、陶某勝、杭某華經商議認為,冒充海警搶劫走私油船后,被害人不敢反抗,案發后也不敢報警,遂決定采取此種方式搶劫。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陳某等人在長江航道太倉段5至7號浮附近,身穿迷彩服、頭戴迷彩帽,對經觀察確定涉嫌運輸走私成品油的船舶采用貼靠方式強行登船,登船后要求查驗運輸成品油手續,并用手銬、頭套等工具控制被害人后強行帶至快艇離開,再駕駛被搶船舶到臨時錨地過駁柴油,其間共搶劫油船4艘,劫得柴油約950多噸,違法所得共計590多萬元。2019年3月,陶某勝、杭某華因分贓等問題決定單干,同年4月至5月采用同樣手法搶油船兩艘,劫得柴油約400余噸,違法所得共計230多萬元。
據承辦檢察官介紹,被告人在行動中統一身穿迷彩服,且有手銬等“警械”工具,被害人誤認為其是軍警人員不敢反抗,且被搶的被害人大部分是走私油品,被搶后也不敢報警。而更令人吃驚的是,主犯陳某就曾經是被搶者,在被搶后發現了其中“商機”,遂糾集多人冒充軍警搶劫其他走私油船。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蘇州、張家港兩級檢察機關成立調研組,就非法成品油運輸、買賣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問題較為突出,存在污染環境、影響當地成品油企業的發展等問題走訪相關部門,重點了解非成品油成分、質量、運輸、危害以及執法辦案難點等情況。
調研結果顯示,非法成品油來源數量大、價值高,若是300噸左右的小型運油船或改裝船只,價格大約50萬至60萬元,但拉一船油成功上岸銷售后利潤可達20萬至30萬元,即便船只被查扣,拉兩三次就能“回本”。正是在暴利誘惑下,諸如非法運輸、非法經營、走私等行為屢禁不絕,更有人像陳某這樣,被搶后“變身”搶劫者。
據介紹,走私船多為中型、小型、微型船只,大部分是“三無”船只、漁船改造,而且上岸后也常用改裝的“黑加油車”運輸,容易引起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和油料泄漏環境污染。且走私船為躲避查處違規航行,不按規定航道行駛、亂停亂放、關閉信號燈等情況時常發生,嚴重威脅其他船只正常通行,極易發生事故。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非法運輸、買賣成品油打擊難、取證難、定性難等問題以及時有出現的“黑吃黑”的情況,檢察機關建議在加大打擊力度和開展專項整治外,還要聯合相關部門建立海上水上陸上一體化執法信息共享平臺,互通信息線索以便全鏈條查處,并在江蘇省內統一辦案尺度,在此基礎上與上海、安徽等沿江省市會簽相關文件,進一步固定量刑標準。
由于該系列案件涉及被告人數量較多,且涉案標的較大,庭審將持續兩到三日。
日期:2020-11-4 11:11:30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