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貫徹實施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
大同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貫徹實施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
山西省大同市人大常委會
大同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貫徹實施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
大同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貫徹實施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
(2018年11月6日大同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主任會議通過)
大同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并進行滿意度表決,獲得通過。同時,在聯組會議上對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詢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分組審議和專題詢問情況進行匯總,形成以下審議意見:
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近年來,全市各級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山西省環境保護條例》,全力推進治污攻堅,重點打好治氣、治水、治土、環保督察整改及鐵腕治污五大戰役,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特別是大氣環境質量連續五年排名全省第一,實現了“五連冠”,“大同藍”已經成為我市生態建設的一張響亮名片。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空氣質量“好中向優”提升難度大,水環境質量改善慢,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項目推進慢,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重,環保領域科技轉化水平比較低,環保部門設施裝備、人員能力水平還有待加強,環保法律法規學習宣傳落實力度還不夠到位等問題。建議:
一、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堅決守護“大同藍”。要以爭當能源革命之“尖兵”、加快推進轉型發展為目標,積極調整優化產業、能源結構,不斷改善地區空氣質量,堅決守護“大同藍”。要嚴格禁止城市“禁煤區”散煤燃燒,綜合治理農村秸稈焚燒;發揮我市電力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煤改電”工程;注重揚塵污染治理,加大對同煤地區采石廠的整治、取締力度,讓“大同藍”的金字招牌更加響亮。
二、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補齊水環境質量短板。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盡早補齊水環境質量短板。要制定年度計劃,加快城市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早日解決桑干河固定橋和御河利仁造兩個國考斷面長期不達標的突出問題;加大河道清淤、清污力度,堅決打擊違法企業超標排污,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
三、高度重視醫療廢棄物處置工作,加快推進醫療廢棄物處置項目建設進度。醫療廢棄物處理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必須嚴格執行危險廢棄物處置程序,及時進行轉移處置。市政府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綜合協調,制定工期任務,全力推動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項目建設進度,早日投產達效,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安全、衛生、健康的需要。
四、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要積極實施農村環境提升工程,加快完善農村垃圾處理、旱廁改造、清潔取暖、生活污水排放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取得明顯改善。要嚴格控制化肥、農藥、地膜過度使用,推廣使用綠色生態肥料;加強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嚴防水環境污染,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五、發揮科技手段作用,推動環保難題攻克。要組織科技、環保、農業等部門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環境污染關鍵問題的科技攻關,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煤改電”、“煤改氣”等清潔能源的技術攻關力度。要發揮高科技手段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作用,建立信息化管控平臺,充分運用遠程調度、現場監控等手段,實現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源頭治污,讓科技守護藍天碧水。
六、堅持防治并舉,強化“防重于治”的環保工作思維。要把環保優先作為前置條件,嚴把招商引資關,把環保不達標的重污染企業擋在門外。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嚴防走“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老路,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謀劃、同步推進,堅決守護“大同藍”、厚植“大同綠”、打造“大同清”。
七、加大環保設施裝備投入,加強環保人才隊伍建設。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提高環境監察監測設施和裝備建設水平;優化人才結構,大力引進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全面保障環保工作能夠適應新形勢新要求。
八、加大環保法律法規學習宣傳落實力度,形成全民共治的環境保護氛圍。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一法一條例”,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切實增強全體市民的法治意識和環保意識。要嚴格落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改變重經濟效益、輕環境保護的觀念。要積極引導公眾,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共同營造良好的環境保護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