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城市橋梁隧道管理辦法
鄭州市城市橋梁隧道管理辦法
河南省鄭州市人民政府
鄭州市城市橋梁隧道管理辦法
鄭州市城市橋梁隧道管理辦法
(2023年9月19日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48號發布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橋梁、隧道管理,保障城市橋梁、隧道完好、安全、暢通,根據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城市建成區和其他實行城市化管理區域內的城市橋梁、隧道及其附屬設施管理,適用本辦法。
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所涉及橋梁、隧道的管理,其他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本市城市橋梁、隧道與公路橋梁、隧道的范圍由市人民政府確定。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橋梁,是指城市道路中供車輛、行人通行的跨河(湖)橋、立體交叉橋、高架橋、人行橋等及其附屬設施。
本辦法所稱城市隧道是指城市道路中供車輛、行人通行的地下通道及其附屬設施。
第四條 本市城市橋梁、隧道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管理與養護并重的原則。
第五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市橋梁、隧道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協調機制,研究解決城市橋梁、隧道規劃、建設、移交、管理中的重大事項。
第六條 市、區城市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城市橋梁、隧道的管理工作。城市管理部門所屬的城市橋梁、隧道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城市橋梁、隧道的日常管理、養護維修、檢測評估等工作。利用社會資本建設的城市橋梁、隧道,由養護單位按照約定和有關規定負責日常管理、養護維修、檢測評估等工作。
發展改革、城鄉建設、財政、自然資源規劃、交通運輸、水利、應急管理、公安、消防救援等單位根據各自職責做好城市橋梁、隧道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七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政府投資建設的城市橋梁、隧道日常管理、養護維修、檢測評估、應急搶險等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八條 城市管理部門建立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舉報制度,接到單位和個人舉報后應當及時處理;對在預防或者處置城市橋梁、隧道安全重大事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獎勵。
第二章 建設移交
第九條 城市橋梁、隧道應當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進行規劃與建設。
第十條 發展改革部門在組織城市橋梁、隧道項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論證時,應當聽取并研究資源規劃、城市管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部門意見。
第十一條 城市橋梁、隧道的消防、通風、照明、排水、監控、交通(通航)標志、養護管理、交通安全等設施應當按照相關規范設置。
第十二條 新建城市隧道應當按照相關規范設置緊急疏散通道。根據實際情況,具備相應條件的既有城市隧道應當改建、增建緊急疏散通道。
建設單位應當根據城市橋梁、隧道應急搶險需要,就近配建應急物資儲備場所。
第十三條 建設單位在組織城市橋梁、隧道建設工程驗收時,應當通知城市管理等部門參加。
建設單位應當對城市橋梁進行荷載試驗;對城市隧道進行安全性檢測,對相關設施的自動化管理系統進行聯調聯試。試驗、測試結果未達到設計要求的,不得確定為驗收合格。
城市橋梁、隧道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四條 建設單位應當及時向城市管理部門移交城市橋梁、隧道。建設單位移交城市橋梁、隧道應當提交城市橋梁、隧道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資料、城鄉建設部門出具的竣工備案資料、城鄉建設檔案機構出具的建設工程檔案合格證明。
第十五條 城市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管理機構審核移交的資料。資料經審核符合要求的,管理機構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進行現場查驗。
城市橋梁、隧道建設工程經現場查驗具備移交條件的,建設單位與管理機構辦理移交手續。
城市橋梁、隧道建設工程移交之前,由建設單位負責管理。
第十六條 市城市管理部門建立全市城市橋梁、隧道數字化檔案,并會同自然資源規劃、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部門完善城市橋梁、隧道信息。
第十七條 新建、改建、擴建城市橋梁、隧道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建設城市橋梁、隧道安全信息管理系統或者安裝安全監控監測設施。
既有城市橋梁、隧道的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安裝安全信息管理系統或者安全監控監測設施。
市城市管理部門逐步建立全市統一的城市橋梁、隧道安全信息管理平臺,各城市橋梁、隧道安全信息管理系統應當接入全市城市橋梁、隧道安全信息管理平臺。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十八條 車輛通行城市橋梁、隧道時,應當遵守限高、限重、限速等相關規定。
城市管理部門發現危及城市橋梁、隧道通行安全的缺陷或者病害時,應當采取必要防護措施;需要限制通行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建議。
第十九條 在城市橋梁上、城市隧道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修建建(構)筑物或者占用、挖掘路面;
(二)在城市隧道內運載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化品;
(三)擅自在城市橋梁、隧道設施上懸掛物品、加裝設施;
(四)在城市橋梁上架設壓力在0.4兆帕以上的燃氣管道、10千伏以上的高壓電力線和其他易燃易爆管線;
(五)在城市隧道內鋪設10千伏以上的高壓電力線和其他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氣體、液體的管道;
(六)攀越護墻、護欄、引坡,擺攤設點、聚眾娛樂、留宿、亂堆亂放物品、傾倒垃圾、亂停亂放車輛;
(七)其他危害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行為。
第二十條 城市橋梁、隧道應當劃定安全保護區,安全保護區范圍由市城市管理部門參照城市橋梁、隧道養護技術標準確定并公布。
第二十一條 除正常的養護維修作業和應急事件處置外,在城市橋梁、隧道安全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修建影響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建(構)筑物;
(二)生產、儲存、銷售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三)損壞或者擅自挖掘、移動城市橋梁、隧道附屬設施;
(四)從事爆破、挖坑取土等有礙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作業;
(五)其他危害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建設單位在城市橋梁、隧道安全保護區內作業的,應當告知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可能影響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應當與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簽訂安全保護協議。
第二十三條 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對城市橋梁、隧道進行養護維修作業,影響交通安全的,應當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并及時發布提示信息。
養護維修作業期間,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應當設置明顯的施工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防圍設施。
第二十四條 市、區城市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同級人民政府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會同應急管理、公安、水利、消防救援等單位編制城市橋梁、隧道專項應急預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二十五條 市、區城市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城市橋梁、隧道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應急物資和設備并保持正常使用狀態。
市、區城市管理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管理機構以及屬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城市橋梁、隧道專項應急預案的有關要求,定期進行應急演練。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搶險救援和應急保障。
第二十六條 遇有地質災害、惡劣氣象條件、重大交通事故、火災、橋梁隧道塌陷或者斷裂等嚴重影響安全通行的情形,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城市橋梁、隧道實行交通管制,并及時發布交通管制信息,有序疏散車輛和人員。
情況緊急,危及人身財產安全時,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可以先行采取封閉城市橋梁、隧道等緊急措施,并同時報告城市管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城市橋梁、隧道發生前款規定情形時,應急管理、城市管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部門以及屬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相關預案要求,進行現場聯合處置。
第二十七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城市橋梁、隧道設施損壞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通知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
第四章 檢測養護
第二十八條 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和相關技術規范對城市橋梁、隧道進行檢查檢測、養護維修。
第二十九條 管線權屬單位應當按照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管理的有關技術要求敷設管線并加強日常巡查與維護,對所屬管線及其附屬設施的安全負責。管線及其附屬設施出現破損、老化、缺失等情形,影響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管線權屬單位應當及時修復、補缺和更換。
第三十條 城市橋梁、隧道遭遇洪水、地震、風災、火災、嚴重撞擊等特殊情形,或者出現較重病害的,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應當及時委托具有相應資格的專業機構進行特殊檢測和安全評估。
第三十一條 城市橋梁、隧道經檢測評估為不合格或者危險狀態的,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應當根據相關技術標準采取相應措施,并向城市管理部門報告。
第三十二條 城市管理部門應當在城市橋梁、隧道顯著位置公示城市橋梁、隧道的管理機構或者養護單位、聯系方式、安全保護區范圍等信息。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規章已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按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萬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妨礙城市橋梁、隧道正常使用的,可以處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危害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 管理機構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履行對城市橋梁、隧道的日常管理、養護維修、檢測評估等職責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養護單位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委托具有相應資格的機構對城市橋梁、隧道進行檢測評估,或者未按照規定對城市橋梁、隧道進行養護維修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 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橋梁附屬設施,是指為保護、養護橋梁,保障橋梁安全暢通和防護效能所設置的防護、排水、電力、通風、養護、管理、服務、交通安全、消防、監控、通信等設施、設備以及管理、養護等專用建(構)筑物。
本辦法所稱城市隧道附屬設施,是指為保障隧道安全暢通所設置的電力、照明、給排水、通風、消防、監控、通信、環境監測等設施、設備以及管理、養護等專用建(構)筑物。
第三十八條 城市快速路的道路移交、應急處置等,參照本辦法執行。
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縣(市)、上街區范圍內城市橋梁、隧道管理工作,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