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 【頒布時間】1982-11-19
    2. 【標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3. 【發文號】
    4. 【失效時間】
    5. 【頒布單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6. 【法規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1982年
      【注】本法規已經被 id238438   id41953 法規修改
    7. 【法規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令(五屆第1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1982年11月19日通過,現予公布施行。

    委員長 葉劍英
    1982年11月1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1982年11月1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令第十一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國家對文物的保護,有利于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繼承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列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受國家保護: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的,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筑物、遺址、紀念物;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重要的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文物鑒定的標準和辦法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并報國務院批準。
    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的保護。
    第三條 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文物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保護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文物較多的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可以設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工作。
    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國家文物的義務。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于國家所有。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屬于國家所有。國家指定保護的紀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等,除國家另有規定的以外,屬于國家所有。
    國家機關、部隊、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組織收藏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
    第五條 屬于集體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紀念建筑物、古建筑和傳世文物,其所有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文物的所有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保護管理文物的規定。
    第六條 文物保護管理經費分別列入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預算。
    第二章 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條 革命遺址、紀念建筑物、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應當根據它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分別確定為不同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
    縣、自治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省、自治區、直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報國務院備案。
    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選擇具有重大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者直接指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報國務院核定公布。
    第八條 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門報國務院核定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
    第九條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劃定必要的保護范圍,作出標志說明,建立記錄檔案,并區別情況分別設置專門機構或者專人負責管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記錄檔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制定城鄉建設規劃時,事先要由城鄉規劃部門會同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商定對本行政區域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措施,納入規劃。
    第十一條 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如有特殊需要,必須經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同意。
    第十二條 根據保護文物的實際需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周圍劃出一定的建設控制地帶。在這個地帶內修建新建筑和構筑物,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環境風貌。其設計方案須征得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后,報城鄉規劃部門批準。
    第十三條 建設單位在進行選址和工程設計的時候,因建設工程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的,應當事先會同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縣、自治縣、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確定保護措施,列入設計任務書。
    因建設工程特別需要而必須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遷移或者拆除的,應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經該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遷移或者拆除,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決定。遷移、拆除所需費用和勞動力由建設單位列入投資計劃和勞動計劃。
    第十四條 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筑物、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包括建筑物的附屬物),在進行修繕、保養、遷移的時候,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第十五條 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屬于國家所有的紀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除可以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外,如果必須作其他用途,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由當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報原公布的人民政府批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果必須作其他用途,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同意,并報國務院批準。這些單位以及專設的博物館等機構,都必須嚴格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負責保護建筑物及附屬文物的安全,不得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使用紀念建筑物、古建筑的單位,應當負責建筑物的保養和維修。
    第三章 考古發掘
    第十六條 一切考古發掘工作,都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私自發掘。出土的文物除根據需要交給科學研究部門研究的以外,由當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保管,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為了保證文物安全、進行科學研究和充分發揮文物的作用,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必要時可以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調用本行政區域內的出土文物;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經國務院批準,可以調用全國的重要出土文物。
    第十七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機構、考古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等,為了科學研究進行考古發掘,必須提出發掘計劃,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會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審查,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后,始得進行發掘。
    需要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的考古發掘,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會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審核后,報國務院批準。
    第十八條 在進行大型基本建設項目的時候,建設單位要事先會同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在工程范圍內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進行文物的調查或者勘探工作。調查、勘探中發現文物,應當共同商定處理辦法。遇有重要發現,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及時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在進行基本建設工程或者農業生產中,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文物,應立即報告當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遇有重要發現,當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及時報請上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第十九條 需要配合建設工程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在勘探工作的基礎上提出發掘計劃,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會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審查,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確因建設工期緊迫或有自然破壞的危險,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急需進行搶救的,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力量進行發掘工作,并同時補辦批準手續。
    第二十條 凡因進行基本建設和生產建設需要文物勘探、考古發掘的,所需費用和勞動力由建設單位列入投資計劃和勞動計劃,或者報上級計劃部門解決。
    第二十一條 非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報國務院特別許可,任何外國人或者外國團體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
    第四章 館藏文物
    第二十二條 全民所有的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單位對收藏的文物,必須區分文物等級,設置藏品檔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并向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登記。
    地方各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應分別建立本行政區域內的館藏文物檔案;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應建立國家一級文物藏品檔案。
    第二十三條 全民所有的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單位的文物藏品禁止出賣。這些單位進行文物藏品的調撥、交換,必須報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備案;一級文物藏品的調撥、交換,須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未經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調取文物。
    第五章 私人收藏文物
    第二十四條 私人收藏的文物可以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收購,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文物收購業務。
    第二十五條 私人收藏的文物,嚴禁倒賣牟利,嚴禁私自賣給外國人。
    第二十六條 銀行、冶煉廠、造紙廠以及廢舊物資回收部門,應與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負責揀選出摻雜在金銀器和廢舊物資中的文物,除供銀行研究所必需的歷史貨幣可以由銀行留用外,其余移交給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移交的文物須合理作價。
    公安、海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沒收的重要文物,應當移交給文化行政管理部門。
    第六章 文物出境
    第二十七條 文物出口和個人攜帶文物出境,都必須事先向海關申報,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并發給許可出口憑證。文物出境必須從指定口岸運出。經鑒定不能出境的文物,國家可以征購。
    第二十八條 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除經國務院批準運往國外展覽的以外,一律禁止出境。
    第七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事跡的單位或者個人,由國家給予適當的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
    (一)認真執行文物政策法令,保護文物成績顯著的;
    (二)為保護文物與違法犯罪行為作堅決斗爭的;
    (三)將個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獻給國家的;
    (四)發現文物及時上報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護的;
    (五)在文物保護科學技術上有重要發明創造或者其他重要貢獻的;
    (六)在文物面臨破壞危險的時候,搶救文物有功的;
    (七)長期從事文物工作有顯著成績的。
    第三十條 有下列行為的,給予行政處罰:
    (一)在地下、內水、領海及其他場所中發現文物隱匿不報,不上交國家的,由公安部門給予警告或者罰款,并追繳其非法所得的文物;
    (二)未經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私自經營文物購銷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或者罰款,并可沒收其非法所得或者非法經營的文物;
    (三)將私人收藏的文物私自賣給外國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罰款,并可沒收其文物和非法所得。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貪污或者盜竊國家文物的;
    (二)盜運珍貴文物出口或者進行文物投機倒把活動情節嚴重的;
    (三)故意破壞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名勝古跡的;
    (四)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或者流失,情節嚴重的。
    私自挖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以盜竊論處。
    將私人收藏的珍貴文物私自賣給外國人的,以盜運珍貴文物出口論處。
    文物工作人員對所管理的文物監守自盜的,依法從重處罰。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批準施行。
    文物的復制、拓印、拍攝等管理辦法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
    第三十三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61年國務院頒發的《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即行廢止。其他有關文物保護管理的規定,凡與本法相抵觸的,以本法為準。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令(五屆第11號)

    相關文件
    1. 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草案)的說明


    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草案)的說明

      文化部部長 朱穆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草案)的草擬是從1979年開始的。3年來,曾經分發各省、市、自治區文物部門廣泛征求意見,在北京還分別約請全國政協委員、知名人士、有關專家和有關部門的同志舉行了座談,征求意見,根據大家的意見,又作了必要的補充和修改。在草案的修改過程中,國務院法制局和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也給予了很大幫助。現在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草案)作一簡要說明,請予審議。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富于光榮革命傳統和優秀文化遺產的國家,保存在地上地下的文物極為豐富。這些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是全國人民極其寶貴的財富。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對于開展科學研究,向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創造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新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護文物的重要意義,正隨著國家四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來。
    保護文物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貫政策。建國后,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頒發了一系列的保護文物法令和辦法,1961年在總結建國以后文物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國務院頒發了《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并公布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各省、市、自治區和各縣、市,也相應地公布了一批省級和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
    建國后的17年中,這些法令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我國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這些法令,大都是為解決當時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而頒發的。《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雖然比較系統化了,可是就其內容來說,也還是側重在地上地下不能夠移動的文物保護方面,考古發掘和流散文物的條文很少,歷史文化名城和館藏文物則根本沒有涉及。所以還不是一個全面的文物保護法令。
    十年動亂時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嚴重破壞法制,使祖國文物經歷了一場浩劫。粉碎“四人幫”以后,黨和國家雖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使一些地方文物破壞的情況得到制止,但有的地區文物破壞情況仍在繼續發展,有的問題還比較嚴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法制不夠健全。我們如果不加強法制,制止破壞,迅速改變這種狀況,就可能使幾千年遺留下來的稀世珍貴遺產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毀掉。這是既對不起祖先,也對不起子孫后代的事情。因此,在總結建國以來文物工作中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一個全面的文物保護法,是非常必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草案)是結合當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1961年國務院頒發的《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和補充而制定的。共分八章、三十三條。比原來《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多了十五條,增加了流散文物、館藏文物和獎勵與懲罰等內容。在總則和考古發掘等章節中,也有一些新的規定。修改和補充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于文物所有權的問題:目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出現種種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文物所有權沒有明確的規定。有的單位占用古建筑遲遲不搬遷,甚至任意拆改,有的地方和單位把出土文物據為己有,不交給國家,不聽從文物部門的調撥。就是因為他們自以為是產權所有者。因此在總則中明確規定了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以及國家機關、部隊、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收藏的文物和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除了國家另有規定的以外,其所有權屬于國家。
    屬于集體和私人所有的紀念建筑物、古建筑和傳世文物,總則第五條規定了所有權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但是,“文物的所有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保護文物的規定”。
    二、關于文物機構的設置:文物管理體制不健全,一些地方沒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是近幾年來文物遭到破壞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地方,文物工作還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在我們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盡管全國各地文物分布不平衡,但各個地區大都保存著相當數量的文物,由于我們普查工作還不深入,很可能有些重要文物尚未發現,各地如果沒有專門機構或專職干部進行管理,就可能使一些重要文物遭到破壞,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當前全國各地文物機構、文物干部隊伍的狀況和工作的需要是很不適應的。這個問題不解決,保護文物的各項工作都很難得到保證。因此,總則第三條規定了“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文物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文物較多的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可以設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工作。因為考慮到全國各地文物分布不平衡的情況,所以沒有規定各級人民政府一律都要設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這樣比較靈活和切合實際。
    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政策性、社會性都很強的工作,內容非常廣泛,往往涉及各項工農業建設、城市建設、宗教、園林、旅游、外貿等各個方面,因此,必須加強各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認真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同時,還需要各有關方面對文物保護工作大力支持,以保證本法的貫徹執行。
    三、關于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基本上沿用了原來《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中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原則和辦法。第二章第十二條中規定了“根據保護文物的實際需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周圍劃出一定的建設控制地帶。在這個地帶內修建新建筑和構筑物,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環境風貌”。這是針對當前各地不斷發生在文物保護單位附近亂建新建筑,影響周圍環境風貌的情況而規定的。對文物保護單位劃定必要的保護范圍,并保持周圍環境的原來風貌,是世界各國保護文物普遍實施的原則。有的地方和單位為接待來訪外賓,往往在一些名勝古跡的中心地帶興建旅游大廈。其實旅游者主要參觀的是文物古跡,而我國的文物古跡大都是獨具特點并與風景名勝渾為一體的。在名勝古跡的中心地帶和古建筑、石窟寺的臨近地方新建現代化的旅游高樓,不僅破壞了文物古跡的原有風貌,對保護文物十分不利,而且也不利于發展旅游事業。
    四、關于歷史文化名城:我國有許多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運動和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城市。這些城市的地上地下保存著大量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光輝燦爛的文化。這些名城可以說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結晶,革命歷史的象征。保護這些名城的傳統、特點和風貌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第二章第八條中規定了“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由“國務院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
    五、關于考古發掘:在第三章第十六條中特別強調了一切考古發掘工作,必須履行報批手續。這是考慮到,我國目前文物保護科學技術條件很差,有些技術問題,在世界上也還沒有解決,如果發掘出來的文物因無法妥善保護而遭到破壞,反而不如埋藏在地下待技術過關之后再去發掘更好些。目前,我們考古技術力量還比較薄弱,而配合各項建設工程進行發掘的任務很重,過多地分散力量,不能保證發掘工作質量。同時,考古工作是一項科學工作,必須由經過專業訓練有經驗的考古人員主持。因此,有必要對申報進行考古發掘的項目、人員條件,經過審核才能批準。因為由完全外行或者缺乏訓練的人主持發掘工作,造成的文物破壞,比由于保管不善使遺址、墓葬而遭到破壞的后果更為嚴重。這樣從嚴控制,有利于文物的保護。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日益開展,已經有不少外國人要求參加我國的考古發掘工作,在目前的條件下,我們還不宜接待。因此規定了非經國務院特別許可,任何外國人或者外國團體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
    六、關于流散文物的管理:目前文物市場的混亂情況相當嚴重,有的地方投機倒把和文物走私活動猖獗。產生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多頭經營,互相競爭。因而第5章第二十四條和第二十五條規定了統一收購和“嚴禁倒賣牟利”的原則,以利于加強文物市場管理,防止文物走私外流。
    七、關于文物經費問題:這是當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過去許多省(市、自治區)和縣、市的地方財政預算中,長期沒有文物經費的項目,1977年經國務院同意將文物經費作為專項戴帽下達,但是基數很少,還遠不能適應需要。1980年財政體制改革,分灶吃飯以后,不少地方文物經費又被削減。據我們調查,1981年地方文物經費的安排,有9個省比1980年減少8%到38%不等。我們認為,文物經費能否保證,在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特別是,在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過程中,各項基本建設工程將比過去以更大的規模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各地在動土興工中必然會不斷地發現文物。配合基本建設,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將是我們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這就需要有足夠數量的經費來保證。關于這個問題,1960年國務院頒布的《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曾經明確規定,凡是因基本建設工程關系而進行的文物調查、勘探、發掘、拆除、遷移等工作所需經費和勞動力應由建設部門分別列入預算和勞動計劃。20多年來,建設部門和文物部門根據這個規定,密切協作,使配合基本建設的文物保護工作取得很大成績。因此,把這個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規定,繼續列入《文物保護法》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貫徹執行《文物保護法》的重要保證。
    八、關于獎勵與懲罰:在總則第三條中規定了“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國家文物的義務”,明確了保證文物是每個人應當承擔的光榮義務。為了保證《文物保護法》的貫徹執行,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獎懲嚴明,對保護文物有功者獎,對破壞文物者罰,以教育人民遵紀守法。而目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相當普遍,因而規定了一些有關獎懲的具體條件,并且明確規定對破壞文物的行為,根據情節輕重,要分別給予行政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
    免責聲明:
    本站(law-lib.com)法規文件均轉載自:
    政府網、政報、媒體等公開出版物
    對本文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
    請核對正式出版物、原件和來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聯系
    ====================================

    中央頒布單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第一精品 | 黄色欧美视频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 | 俺去也亚洲色图 |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 色视频在线观看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 亚洲 | 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 免费观看女人高清视频 | 日本高清在线3344www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不卡 | 欧美在线视频网站 | 日本三级带日本三级带黄国产 | 国产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www.婷婷|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 日本黄色xxx | 国产a毛片| 91在线视频观看 | 五月婷婷六月合 | 欧美一级毛片兔费播放 | 美女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成人影院免费的 | 欧美一级毛片黄 | 性色a|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 一级片一级片一级片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青春草在线视频精品 |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 91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高清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区 | 真人一级毛片国产 | 丰满美女福利视频在线播放 | 老年人一级毛片 | 麻豆网站入口 | 嫩草影院在线播放www免费观看 | 蜜柚视频在线看2019 | 午夜a一级毛片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