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夫妻共有財產的無權處分問題研究

    [ 周娟 ]——(2007-2-12) / 已閱34060次

    夫妻共有財產的無權處分問題研究


    煙臺市牟平區人民法院
    周娟 韓剛

    [內容提要] 在實際生活中,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產生的問題非常多,涉及夫妻共有財產的范圍、日常家事代理權、共有財產的善意取得及婚內賠償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從理論上對此加以探討。
    [關鍵詞] 夫妻共有財產 家事代理權 善意取得
    一、案情
    李某與王某系夫妻關系,于1993年購買房屋一幢,共同居住。2002年3月6日,因家庭矛盾,雙方發生糾紛,進行爭吵。李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4月1日,王某與劉某聯系,商量將房屋賣給劉某。雙方商定價格為60萬元,當天交付了房屋和全部購房屋款,一起去當地房屋管理部門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手續。當工作人員詢問王某的丈夫對賣房的意見時,王某謊稱其丈夫長期在外工作,不管家事,遂辦理了房屋產權轉移手續,將房屋轉到劉某名下。10日后,此事被李某發現,找劉某要房,被劉某拒絕。李某以王某為被告,劉某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劉某返還財產。
    二、對本案的幾種處理意見
    對本案如何處理,形成了幾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夫妻雙方共同購買的房屋,為共同共有。如果按份額分,每人各有一份,同時也享有一半的處分權。王某未經其丈夫的同意,擅自處分共有房屋,侵害了李某的那一半共有權,所以該房屋買賣關系一半有效一半無效,王某應給李某一半的房屋款,即可確認該房屋買賣關系有效。第二種觀點認為,該房屋是夫妻共同共有的財產,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不分份額,共同享有所有權。王某處分夫妻共同共有財產,未經其配偶同意,其行為無效,劉某不能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第三種觀點認為,對共同共有的財產進行處分,應當由共同共有人一致進行,一方擅自處分,原則上應屬無效;但是如果第三人是善意、有償取得的,應當依照善意取得的原理,確認該買賣關系成立,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本案的第三人劉某對于買賣房屋是善意的,且交付了房屋款,取得了買賣的房屋,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轉移手續,買賣關系成立,應認定買賣關系有效。第四種觀點認為,不動產的所有權一般都要進行過戶登記,出讓時必須出示權利證書,因而不應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三、評析
    對于這個案例進行正確分析處理,首先要在法律上弄清這么幾個問題:其一,王某處分的財產是否屬于夫妻共有財產;其二,王某的行為是否屬于夫妻日常家事代理的范圍;其三,對共有財產中不動產的無權處分能否使用善意取得。
    (一)夫妻共有財產
    關于夫妻共有財產,我國新《婚姻法》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與合同確定只歸夫妻一方的財產除外;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該案中劉某處分的房屋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李某與王某共同購買的,而該案中的夫妻并沒有采取約定財產制,顯然該房屋屬于夫妻共有財產。根據新《婚姻法》和《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 夫妻共有財產是共同共有財產,夫妻雙方對這些財產擁有平等的占有權、使用權、管理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對共有財產的任何處分行為都應由雙方協商一致。任何一方違背對方意志擅自處理共有財產,都構成對他方合法權益的侵害。其中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處分權。處分權是指依法對物進行處置以決定物的命運的權能,是所有權的最高表現形式。它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兩種形式。事實上的處分是指對物的實物形式進行處分,從而導致物的形體的變更或消滅。法律上處分上指通過不同法律行為對物進行種種處置,包括轉讓物的所有權,設定他物權和需要轉移物的占有的債權。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夫妻共有財產。這主要是指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甚至在對方強烈反對的情況下,對某項重要夫妻共有財產作出處分。這當然違背了夫妻財產關系的基本準則。因為夫妻雙方對共有財產依法享有平等的處分權。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作出夫妻共有財產的重大處分行為。對夫妻共有財產的處分權應由夫妻雙方共同行使,一方處分共有財產,須得對方同意。
    (二)家事代理權
    該案中王某未征得丈夫的同意,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行為,是否一定侵害了丈夫的財產所有權呢?不一定。還要看王某的行為是否屬于夫妻日常家事代理的權限范圍。
    家事代理權是傳統民法親屬法中用以規制夫妻關系或家庭關系的一項重要制度。其發源于羅馬法,后來為早期資本主義立法理論所繼承。早期的理論依據在于家事委任說,即妻的理家權是由夫的委托而發生的。經過二百年的發展社會結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男女同權運動得到廣泛認同,夫妻互享有家事代理權的主張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承認,并直接影響著某些資本主義國家親屬法修訂活動。大陸法系,德國、法國、瑞士都有關于家事代理權的規定。如1965年修正的法國民法典220條規定,夫妻雙方有平等的日常家事代理權。德國民法典認為日常家事代理權為法定代理權的一種。而瑞士民法將此權認定為法定的婚姻團體的代表。英美法系國家也有家事代理的規定,但其允許的代理范圍較之大陸法系國家的規定要小一些。英美普通法認為,如果已婚婦女同她的丈夫共同生活,就要假定她有以她丈夫的信譽擔保的隱含代理權,即凡一切家務方面的必需品都要委托妻子管理的這種代理權;如對丈夫、妻子、兒童以及全家人所應用的商品或服務的合理供應,這些商品和服務按照他們的生活條件應是種類適宜,數量充足,而且是實際需要的,妻以夫的名義與商人交易,只要夫表示反對的,法律即認為妻有代理權。雖然各國的立法表述不同,但大家普遍認為日常家事代理權是基于夫妻身份應當享有的權利,其范圍限于日常家事,且在行使時不必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這也是與一般代理權的不同之處。
    在我國婚姻法的修改討論中有不少學者提出明確增加這一內容規定,但從新《婚姻法》看,家事代理權問題仍沒在條文中出現,這不能說是一個遺憾。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七條對“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作出明確的解釋為:“(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有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有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有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這是我國有權機關首次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將家事代理權確立為我國的一項民事法律制度,為處理夫妻之間因行使代理權產生的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
    日常家事代理權的確立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婚姻生活中,日常需要處理的事務瑣碎繁多,夫妻確有相互代理的需要。這種代理基于配偶身份而產生,不以明示為必要,與一般的民事代理不同。其次,日常家事代理主要是為婚姻共同生活的便利而設置的,有助于節省婚姻成本和社會成本。同時,賦予配偶日常家事代理權符合婚姻當事人相互信任的意思,是對夫妻當事人真實意思的推定,符合當事人本人的利益。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凡涉及夫妻二人的事都須雙方協商確定,勢必會加大婚姻生活成本,給生活帶來不便。第三,確定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權有利于維護交易秩序,有利于維護善意第三人合法權益。
    但是,目前我國的司法解釋,也只是確認了家事代理權這一制度,對它的范圍、具體適用等方面,在法律當中并沒有規定。這就使這一制度的實際運用價值受到了影響。根據各國立法的規定及我國的實際情況,日常家事代理的范圍僅限于日常家事。這里所謂日常家事,是指夫妻雙方及其共同的未成年子女日常共同生活必要的事項,如購物、保健、衣食、娛樂、醫療、雇工、子女教育等等。關于日常家事的具體范圍各國規定不同,但各國法律都用專門法條對一些家庭生活中的重大事項作出限制性規定。這里具體包括:(一)送養、收養子女。根據我國《收養法》的規定,送養子女須由生父母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找不到的除外。有配偶者收養子女必須夫妻共同收養。《日本民法典》也有相同的規定。如第條規定“有配偶者應與配偶共同收養未成年的養子女。”第條規定“養父母為夫妻而與未成年人終止收養時,夫妻應共同為之。”(二)與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價值較大的動產及不動產之處置。因為這種處置行為本身就是對家庭生活重大事項的決定,因此有的雖為家庭日常生活所必需,但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經夫妻雙方協商,取得意見一致,才可以作出。比如——我國1994年出臺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七條也作出類似規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四)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三)對家庭生活有很大影響,與家庭生活狀況不相適應,明顯過分的購買、消費行為。比如《法國民法典》規定,視家庭生活狀況,視所進行的活動是否有益,對明顯過分的開支,不發生連帶責任。同時還規定以分期付款方式進行的購買以及借貸,如未經夫妻雙方同意,亦不發生連帶責任,但如此種購買與借貸數量較少,屬于家庭日常生活之必要,不在此限。一方濫用日常家事代理權,他方雖可限制,但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然,明知夫妻一方越權代理仍然與之為法律行為的惡意第三人,不得主張代理權的存在。總之,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權既要保護夫妻日常生活的便利,又要限制一方濫用代理權;既要保護夫妻的共有財產,又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事實上,凡法律規定有日常家事代理權的國家和地區,法律本身對日常家事代理權及其責任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只要第三人了解到這是在日常家務范圍內的行為即足以滿足需要。但因日常家務的范圍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如前所述因人因事都會有所變化,第三人從行為的外部很難做出是否屬于有權代理的正確判斷。因此許多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為保護無過失第三人之利益,承認使用表見代理,即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善意第三人客觀上有充分理由相信行為人具有代理權而與其為民事行為,法律強制該民事行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家事代理權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代理權,它同樣也具有對內、對外兩種效力、法律對其進行合理的限制,對內可以保護夫妻個人財產和共有財產的合法權益免受對方的任意侵害;對外可以保護善意第三人的財產權益,保障市場交易的動態安全。
    但是,對于明顯超出了家事代理權范圍的事項,不能適用表見代理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相對人的利益如何保護呢?此時應考慮能否構成善意取得,通過善意取得制度保護相對人的利益。如果相對人出于惡意,自無保護的必要。
    本案中,王某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行為超越了日常家事代理的權限范圍,已構成無權處分。那么,相對人劉某能否根據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所有權,關鍵看他取得財產時是否處于善意。
    (三)共有財產無權處分的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財產占有人,在不法將其占有的財產轉讓給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財產時系出于善意,即依法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原財產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的制度。實行善意取得的結果,是物之原所有人喪失其所有權,善意受讓人則取得所有權。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權法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對于保護善意取得財產的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交易活動的動態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9條規定,共有人“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賠償。” 國外民法規定善意取得制度,并不包括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只適用于動產范圍。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在上述司法解釋中,卻將不動產也包括在善意取得制度中。這樣規定是否合適,其依據何在,值得我們研究和分析。
    對于本條司法解釋究竟應當怎樣理解,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本條司法解釋確立了我國的善意取得制度,在司法實務中依照這一司法解釋,全面適用善意取得原則。另一種意見認為,上述意見值得商榷,理由是,本條司法解釋明文限制在共同共有財產交易的場合,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在更廣闊的一般財產的交易場合,則排除在外,因而,確立中國完整的善意取得制度,路途尚遠。
    其實,該司法解釋之所以這樣規定是有它的立法考慮和價值取舍的。
    第一,如果完全從共同共有人的共同利益出發,依出讓人無權處分而確認該處分行為無效,有可能損害善意取得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如果完全從交易安全和社會秩序出發,依物權公示原則而確認買賣關系有效,就使共同共有人的共同權利無法得到切實的保障,則完全犧牲了共同共有人的共同利益,有損于民法權利本位的立場。共同共有的效力之一,就是限制共同共有人對共同共有財產的處分權,既不能處分全體共同共有財產而使共同共有關系消滅,也不能由個別共同共有人擅自處分部分共有物。因此,這種選擇不足取。否則就失去了民法保護共同共有的原本意義。
    第三,采取折衷主義立場,既能維護共同共有人的共同利益,又能維護交易規則和交易秩序,兼顧交易的靜態安全和動態安全,著力于保護善意買受人的合法權益,最為可取。進行法的解釋時,不可能不進行利益衡量,因為法是為解決社會現實中發生的紛爭而作出的基準。最高人民法院在對這一問題進行司法解釋時,當然也不可能不進行價值判斷和利益選擇。面對兩種各有利弊的選擇,轉而采取折衷主義立場,各取兩種選擇之利,各避兩種選擇之弊,創設了現在的司法解釋,在確認共同共有人之一未經全體共有人一致同意而擅自處分共有財產,一般應認定無效的一般原則的基礎上,確認對善意買受人亦應予以法律保護的立場,趨利避害,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共同共有中的善意取得,是以犧牲其他共有人的利益而保護善意受讓人的利益,依此維持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因而在具體適用中,必須嚴格按照其構成要件的要求,從嚴掌握。
    依據上述司法解釋之規定,在我國司法實踐中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必須滿足下列條件:(1)處分財產的出讓人必須是財產部分共有人而非無所有權人。(2)財產受讓人在取得財產時必須是善意且無過失的,即受讓人在取得財產時不知道并且也無理由知道出讓人是無權處分人。(3)財產受讓人必須是有償取得財產的,即向出讓人支付了與財產相當的對價。受讓人因繼承、接受贈送取得財產,不適用善意取得。另如果受讓人以過于低廉的價格取得財產的,則推定受讓人在取得該財產時是應當知道出賣人是無權處分人,因此其惡意取得的財產不受法律保護。(4)共有財產既可以是動產,也可以是不動產,其中不動產主要是指共有房屋。
    如果第三人取得財產時構成善意取得的,其即時取得的財產所有權受到法律保護,不受任何人追奪。原財產所有人喪失其所有權,但產生侵權賠償請求權,可以要求非法出讓人賠償其因此受到的損失。反之,如果第三人取得財產時不構成善意取得的,受讓人應當向原所有權人返還財產。
    本案當中,劉某善意、有償地取得王某出賣的房屋,符合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應發生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受讓人劉某即時取得受讓財產的所有權,原所有權人對該財產的所有權歸于消滅,并不得向善意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李某作為該房屋的共同共有人之一,應當承擔該房屋買賣關系的后果。因為李某與王某為夫妻,其財產所有關系為共同共有,其獲得的賣房款為共同共有,共同享有該房款的所有權,因而不存在李某財產損失的補償問題。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北普通话清晰对白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 一级毛片真人免费播放视频 | 一级aaa级毛片午夜在线播放 | 97福利社|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上 | 国产精品你懂得 | 国产限制级在线观看 |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 |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播放 | 美女网站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在线看片成人 | 久久亚洲电影 |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 | 亚洲一级色片 | 91在线你懂的 | 清纯唯美亚洲综合五月天 | 日本视频免费高清一本18 | 欧美最大成人毛片视频网站 | 久久国产自偷自免费一区100 | 国产色在线com | 婷婷伊人网 |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国产片 | 免费观看日批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青青草视频破解版 | 六月婷婷在线 | 日韩中文有码高清 | 91视频社区| 成年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专区一区 | 亚州va| 国产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图日韩精品 | www.com毛片| 成年超爽大片免费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