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思博 ]——(2007-12-17) / 已閱40675次
從天使到魔鬼--女性犯罪原因之探析
吳思博*
內容摘要:女性是維系家庭和社會的重要紐帶,在社會生活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從近年來的數字調查可以看出,女性犯罪的比率不斷上升,這種態勢向社會敲響了警鐘。本文針對當前女性犯罪的變化及其規律,在分析其特征、探討其犯罪原因之后,提出了可行的防治對策。
關 鍵 詞:女性犯罪 犯罪特點 犯罪原因 防治對策
女性犯罪,顧名思義,就是指女性實施的犯罪。一般地說,犯罪學著作中都是以犯罪主體的性別為標準,對女性犯罪現象或犯罪人進行分類,使之與男性犯罪或男犯相對稱。直到1899年,意大利精神病醫生、犯罪人類學龍勃羅梭(1836-1909年)寫作《女性犯罪人》,才第一次把女性犯罪人單獨作為一類,進行人類學的分析研究。① 但是由于女性犯罪不論在哪個國家和歷史上哪個時期,在數量上都遠較男性犯罪少,所以并未得到關注。而且在我國有關女性犯罪問題的研究論者中,有關性別的分層甚至是缺失的,女性犯罪問題大多是被一筆帶過,甚至是根本沒有提及。然而,女性犯罪的嚴重化、多樣化、低齡化和婦女犯罪率的上升作為社會問題一大組成部分,已經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盡管我國已經有一定數量的有關研究女性犯罪問題的成果,其中許多具有真知灼見,也不乏力作,但是也存在著不足與缺陷。有鑒于此,筆者擬對此問題作一粗淺研究。
一、女性犯罪的現狀與特點
(一)女性犯罪的現狀
目前,女性犯罪率呈現出大幅度增長的趨勢,不僅在數量上日趨上升,而且在犯罪類型方面更加復雜化,社會危害性也愈來愈嚴重。在發達國家尤為明顯,德國的女性犯罪率占整個犯罪的24%,美國的女性犯罪率占整個犯罪的30%。在我國,女性的犯罪率也增長很快,新中國成立后,50-70年代,女性犯罪一直占罪犯總數的2%左右;8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轉型,女性犯罪顯著增加,在犯罪總數增加的同時,女性罪犯所占比例由70年代以前的2%上升到80年代的3%,90年代的5%左右,現在則高達10-20%,數量直逼德國。在世界范圍內,犯罪率較高的女性犯罪有投毒、受賄、縱火、失火、偽證等,犯罪率特別高的女性犯罪有殺嬰、墮胎、遺棄等,而且它們大多與性犯罪有某種程度的聯系。我國女性犯罪涉及故意傷害、容留、介紹賣淫、販毒及搶劫罪名的占大多數。
(二)女性犯罪的特點
1.1980-2000年新收押者年齡分布(%)②
25歲以下 26-35歲 36-50歲 51-60歲 61歲以上 總計
1980-1984年 32.16 32.16 29.55 4.96 1.37 100
1985-1992年 28.63 34.78 28.60 6.80 1.19 100
1993-2000年 20.86 37.82 30.62 7.52 3.19 100
由此表可以看出,1980-1984年35歲以下女性犯罪占64.32%,1985-1992年女性犯罪人數占63.41%,1993-2000年女性犯罪人數占58.68%.總之,我國女性犯罪的年齡已經朝向低齡化發展。
2.犯罪行為上具有較大的隱蔽性
一是由于女性一般較怯懦膽小,且較細心和耐心,做案前考慮多于男性,在主觀上增加了犯罪的隱蔽性;二是由于社會對女性一般比較信任、寬容、諒解,使女性犯罪易得逞而不易被揭露,從客觀上增加了隱蔽性;三是由于侵害的對象基本上是熟悉的人、事、物,例如:有學者通過對浙江省某勞改農場180名女殺人犯的調查,發現受害人身份分別是其丈夫、姘夫、公婆、父母、子女、鄰居等 ,③這也為女性犯罪增添了隱蔽性。
3.犯罪類型增多,以財產犯罪為首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經濟日趨繁榮,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具體變化。少數女性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和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失去了正確把握自己的能力,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犯罪類型主要表現為:侵犯財產罪,暴力犯罪,組織、容留、強迫婦女賣淫,毒品犯罪,拐賣人口。侵犯財產型犯罪主要包括:盜竊、詐騙、職務侵占;暴力犯罪主要包括: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搶劫、綁架。
4.文化教育程度低,認知能力差
研究學者認為,人對自身的控制能力的強弱,與受教育程度有關.受教育程度越高’精神境界越豐富,對自身的控制能力也相對增強;反之,自我控制能力就弱.從這個意義上講,女性犯罪與文化素質低有內在的聯系.根據某省女監1985年-2000年對新收押者被捕時文化程度的調查發現,1985年-1992年,文盲半文盲占32.75%,小學文化程度占30.07%,初中文化程度占30.58%,1993-2000年文盲半文盲占25.76%,小學文化程度占33.47%,初中文化程度占29.75%.④ 就總體而言,文盲半文盲、小學、初中三者始終構成總數中的大多數。這樣的文化教育程度狀況,導致她們思維的批判性、深刻性、邏輯性差,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和盲從。她們不善于透過現象發現本質,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同時,看待問題帶有很大的片面性,缺乏邏輯和連貫,不能從多角度認識事物,認識問題帶有很強的情緒色彩。這就使的一些女性在處理事情時,有可能走向極端。
5.犯罪形式由單獨性趨向團伙型
女性犯罪在作案的方式、方法,犯罪情節、危害后果等客觀方面,已經逐漸趨向男性化。這類團伙以流氓團伙、盜竊團伙、拐賣人口團伙為主,而且在團伙型犯罪中的一部分人,作案經驗豐富,作案手段比較殘忍。由于女性在心理上具有謹慎、小心、多疑等特點,這使得女性犯罪團伙在作案時比較大膽,事后難以察覺,隱蔽性較強。
二、女性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方面的原因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完善對女性犯罪的影響
根據犯罪學的研究表明:社會因素是導致罪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新的價值觀念已初步形成。然而,經濟秩序實行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人們的社會價值觀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女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在社會政治、經濟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斷提高,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女性的物質欲和金錢欲,強化了她們原有的貪圖享受、好逸惡勞、愛慕虛榮的心理。另一方面,現在的女性有能力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又必須承受各種社會壓力,但是由于我國正處在轉型的新時期,就業與經濟結構體制并不完善,以及傳統思想、社會化角色不當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現實中的一些女性在升學、就業、工作中遭到輕視或歧視,在社會化過程中面臨更多的挑戰與困惑,易造成女性生活無著,很難避免一部分人為謀生而走上犯罪道路。
2.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對女性犯罪的影響
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商品意識的增強。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但隨之而來的,是商品觀念也滲透了文學藝術的創作當中,使一些文藝作品迅速庸俗商品化。例如,越來越多的電影、電視、書刊、音像沖擊著人們的視覺思想,但由于我國的管理體制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不良的習氣,影響著新一代年輕人的成長。這對女性尤其是青少年的倫理道德觀念構成了巨大的沖擊。相反,一些宣揚女性暴力和色情的文藝作品卻大受歡迎。一些自制力差,又不能自尊自愛的女性受其影響,染上了一些惡習,接受了西方資本主義中的一些腐朽思想,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3.缺乏強有力的社會保護
在現實生活中,男女平等還沒有真正實現,女性在就業中受到歧視和限制,女性的合法權益被侵犯的現象依然存在,其最終的結果就是女性在社會、家庭中,其合法權益不能完全受到應有的保護。有些女性正是由于自己的合法權益被侵害,成為受害者,進而又成為害人者的。根據對某省一些女囚犯的調查顯示,一些女性因為缺乏保護,自己處于孤立無援的地位,才最終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是由于有些地區、部門對本地女性的具體情況了解較少,缺乏前瞻性,甚至一些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在實際工作中,互相推委,或者錯誤地認為“清官難斷家務事”,對本地區出現的一些情況置之不理。而我國《婦女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婦女權利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可以向婦女組織投訴。尤其是暴力犯罪中,女性作為受害人在遭受丈夫的虐待時,得不到有關部門的保護,致使施暴者更加有恃無恐,變本加厲。部分女性在走投無路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可能會用非法手段進行報復,致使一起又一起的家庭慘案不斷重演。因此,學者向來認為,社會、家庭對女性的保護程度,是影響女性犯罪率高低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二)個人因素
1.法律觀念淡薄
大多數女性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在判斷和處理問題時,缺乏科學的分析能力,因此同一問題采取的解決方式和方法會較有知識的人采取的方式、方法更為簡單、粗暴。這些方式、方法有可能和犯罪直接相關。特別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村婦女,她們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例如,許多拐賣人口的罪犯,在投入監管改造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還認為自己只不過給別人介紹了個對象,并沒有做害人的事。
一部分有文化、具有一定法律知識的女性罪犯,由于她們對法律現象、法律行為作了錯誤的評價,形成了錯誤的法律信念,因此,她們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實施了違法犯罪的活動。 ⑤例如:某些女大學生,具有攀比心理,為了自己能夠過上奢華的生活,完全不顧自己大好的前途,而去盜竊,只是為了能夠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有,某市的一位女律師,為了提高自己在法律界的地位,不惜蔑視法律,鉆法律的漏洞,指使自己的當事人作偽證,從而也使自己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2.畸形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一個人的道德觀是其調控自己行為的重要依據,是由世界觀和人生觀所決定的主觀依據。犯罪人由于受其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影響,其道德觀往往也是錯誤的、歪曲的,道德標準是顛倒的。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在1980-2000年間,婦女犯罪的主體罪型結構已經從擾亂公共秩序罪向財產型犯罪、毒品犯罪、性違法犯罪、詐騙罪等類型上轉變。女性犯罪的這些主要類型大多是因為她們貪圖安逸享受,好逸惡勞,不是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而是采用非法的手段來換取。一些女性在畸形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影響下,常常歪曲、顛倒真偽,為了享受生活,及時行樂,不惜放棄自己的理想,犧牲自己的前途,滿足自己的非法需求,而去盜竊、搶劫。
追究其根源,也是由受教育程度不高造成的。更不懂得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利益,而是采取愚昧的、粗暴的方法來進行反抗。也使得自己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有些女性因為家庭困難,在社會中又無法獨立生存致使有些人為了錢財而喪心病狂地拐賣人口、介紹、強迫賣淫甚至不惜出賣自己的肉體從事賣淫,以換取錢財。近年來,毒品犯罪在女性犯罪中的比例不斷上升,有些女性企圖通過短行為、高利潤的犯罪行為迅速斂財,以達到滿足自己金錢欲的目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在社會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她們中的有些人也被選拔到機關單位中的一些重要崗位,但是由于一些女性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得她們利用在單位、公司從事財會、財務管理的工作便利,貪污侵占財產,甚至謀財害命。目前,一些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犯罪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是由于社會整體消費水平在提高的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一股拜金主義、超前消費的思潮,一些女性在這些腐朽思想的影響下,沒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遇到一些特定時機就會有犯罪的可能。
3.心理因素
女性暴力犯罪大都存在心理障礙,人格不健全。有些女性器量狹小,受不得半點委屈,遇到事情喜歡斤斤計較,稍有不順心就會產生報復或泄憤的心理,正是由于某些女性在性格上有自私、偏激和狹隘的缺陷,遇到沖突時不易冷靜,甚至采取極端方式進行發泄。
另外,受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國女性大都還遵從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等傳統文化的渲染,尤其是在我國一些偏僻山區,對婦女角色的認可,始終未擺脫封建習俗的束縛,一些女性仍具有很強的依賴心理,缺乏獨立人格,思想意志薄弱,經不住任何打擊,一旦遇到棘手問題,就有可能產生異常心理,從而導致犯罪。例如:女青年陳某,為了報復男方對她的遺棄,而向男方臉上灑去一瓶硫酸水,造成男方毀容,構成故意傷害罪,被判處徒刑。
總共3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