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00207
- 書名:刑法學總論(第三版)
- 作者:黎宏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5年8月
- 入庫時間:2025-9-6
- 定價:95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為黎宏教授厚積薄發之刑法學總論體系教科書。作者秉持“復雜問題簡單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宗旨,以我國刑法適用中的問題為導向,結合我國實際案例或國外經典案例,著力闡釋對解決問題具有意義的學說,以具體生動的表述方式闡述抽象概念、艱深理論和復雜制度。
本次新版,作者在內容上進行了全面修訂,更新內容和案例。修正學說和觀點主要體現刑法學的三種變化:一是刑事立法之變,反映近十年來現行刑法的重大修改與調整,包括刑事責任年齡、新增罪名等內容;二是刑法觀念之變,闡釋新型刑法觀在刑法中的適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及其背后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民事責任的區分與判斷等;三是司法實務之變,面對司法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完善理論的回應和有效解決路徑,如客觀歸責理論、共同犯罪相關學說等。
本書立足范式法學教科書定位,以解決實際問題為要旨,既適合法學本科教學使用,亦能為研究生及相關實務工作者提供有益指導。"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刑法的概念、淵源與分類
第二節 刑法的性質、目的和機能
第三節 刑法的規范、體系與解釋
第四節 刑法學與風險社會的刑法解釋學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罪刑法定原則
第二節 適用刑法平等原則
第三節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圍
第一節 刑法的空間效力
第二節 刑法的時間效力
第四章 犯罪概念和犯罪構成
第一節 犯罪概說
第二節 犯罪構成
第五章 犯罪構成的客觀不法要件及其判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犯罪構成客觀不法要件的內容
第三節 排除社會危害性事由
第六章 犯罪構成的主觀責任要件及其判斷
第一節 責任原則
第二節 責任能力
第三節 犯罪故意
第四節 認識錯誤
第五節 犯罪過失
第六節 犯罪目的與犯罪動機
第七節 期待可能性
第七章 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犯罪預備
第三節 犯罪未遂
第四節 犯罪中止
第八章 共同犯罪
第一節 共同犯罪的概念、參與體系、處罰根據和本質
第二節 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
第三節 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四節 共犯人的分類及其刑事責任
第五節 共同犯罪的特殊問題
第九章 罪數
第一節 罪數的區分
第二節 本來的一罪
第三節 法定的一罪
第四節 處斷的一罪
第十章 刑事責任和刑罰
第一節 刑事責任
第二節 刑罰理論
第三節 刑罰的種類
第十一章 刑罰的裁量
第一節 量刑的概念和一般原則
第二節 量刑情節及其適用
第三節 量刑方法
第四節 累犯、自首、坦白和立功
第五節 數罪并罰
第十二章 刑罰執行制度
第一節 刑罰執行概述
第二節 緩刑
第三節 減刑與假釋
第十三章 刑罰的消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時效
第三節 赦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