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56246
- 書名:口供中心主義研究/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博士精品文庫
- 作者:閆召華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 入庫時間:2013-8-5
- 定價:35
圖書內容簡介
《口供中心主義研究》由閆召華著,作為第一本對口供進行實證研究和對口供中心主義進行系統研究的專著,《口供中心主義研究》細致地梳理了新中國前我國口供的實踐歷史,深刻剖析了現代口供規則在中國土壤中的孕育和生長過程,全面揭示了口供中心主義在司法實踐中的真實面相,深入解讀了口供中心背后的邏輯與經驗,并在反思口供中心主義利弊的基礎上,提出了客服顯示制約,克減乃至消除口供中心主義弊害的可能路徑。
圖書目錄
緒論:問題與方法
一、二元對立的語境
二、口供研究現狀述評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四、基本概念的厘定
第一章 口供主義:我國口供的實踐歷史
第一節 據供定罪:制度變遷中的變與不變
一、朝代更替中的口供制度沿革
二、我國古代口供制度產生與發展的特點
第二節 1949年以前的口供主義:案例與觀念
一、以口供為中心的事實認定
二、以刑訊為中心的取供方式
三、剪不斷的傳統:清末修律后的口供實踐
第三節 口供何以“主義”:一些初步解釋
一、有限的可知論
二、倫理秩序和“獄無淹滯”的價值訴求
三、反形式邏輯的自由心證
四、非對抗的刑事司法
第二章 “重視而不輕信”:我國口供角色的政策立法
第一節 革命及“繼續革命時代”的口供政策
一、重證據而不輕信口供,嚴禁逼供信
二、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第二節 1979年口供法則的形成及思想來源
一、西方法律文化的形塑
二、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
三、革命主義政治文化的改造
第三節 1996年口供法則的基本內容及評價
一、以強制為主的取供機制
二、非法供述的“低位”排除
三、口供證明力的模糊限制
四、口供相對自由的審查判斷
第三章 口供中心主義:我國口供運用的客觀現實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一、問卷調查
二、卷宗分析及其他方法
三、研究所限
第二節 偵查與口供
一、認罪案件的比例
二、如何實現高認罪率
三、為何片面追求口供
第三節 刑事檢察與口供
一、認罪案件的證據審查
二、翻供、拒供、漏供及其影響
三、審查意見書中的證據種類
第四節 審判與口供
一、當庭認罪、辯解與翻供
二、非法供述的排除
三、口供對判決的實際影響
第五節 民眾的口供情結
一、作為社會心理的口供依賴
二、民眾眼中的刑訊逼供
三、非法供述的社會容忍度
第四章 實踐反對立法:口供中心主義背后的邏輯與經驗
第一節 有罪推定的司法觀念
一、有罪推定、推定有罪與無罪推定
二、有罪推定觀念的“思想考古”
三、有罪推定與口供中心主義
第二節 經驗主義司法
一、經驗主義司法:兩種進路
二、經驗主義司法與口供中心主義
第三節 功利主義與自利行為
一、“口供中心”的功利主義邏輯
二、口供中心主義中的自利行為
第四節 客觀真實觀與證據獲取能力
一、客觀真實:口供中心主義中的證明理想
二、證據(線索)獲取能力:口供中心主義的一種現實解釋
第五節 從口供制度到司法體制
一、刑訊逼供的制度基礎
二、異化的司法體制
第五章 得失之間:口供中心主義的利弊分析
第一節 口供中心主義與實體正義
一、導致冤假錯案不斷
二、不影響絕大多數案件的正確處理
第二節 口供中心主義與訴訟效益
一、節 約直接訴訟成本
二、增加錯誤成本
三、忽視“道德成本”和“過程利益”
第三節 口供中心主義與人權保障
一、“眷戀”集體人權
二、限制或剝奪被追訴者權利
第六章 理想與現實之間:口供中心主義之變革
第一節 實務部門的實踐努力及效果
一、偵查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
二、訊問方式的完善和內外監督
三、“零口供”規則
四、地方性口供規則
第二節 學界的改革方案及立法選擇
一、口供定位之爭
二、學界的立法建議稿及其論證
三、2012年《刑事訴訟法》中的口供制度
第三節 可能的出路
一、應有立場
二、改革面臨的現實制約
三、具體建議
結語:理性對待口供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