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法治發展報告仍然沿用“總報告+分報告+專題報告”的基本結構。
總報告總體上回顧了2015年北京法治發展的成績,分別從立法、法治政府、司法等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有利于全面把握2015年北京法治發展的歷程。
分報告有6篇,分別是北京市地方立法工作報告、北京市審判工作報告、北京市檢察工作報告、北京市法律服務行業管理報告、北京市法學研究發展報告、北京市知識產權法治工作報告。這些分報告較為詳細地記錄了某一領域的法治部門2015年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績,較為全面地展現了北京市在某一方面的法治發展狀況,為深入認識北京市的法治發展歷程提供了鮮活的素材。
專題報告共15篇。常秀嬌的《完善地方立法體系的要點研究——以北京市為例》一文從靜態和動態地方立法體系兩個層次上分別總結了北京地方立法體系的基本情況,并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就完善北京地方立法體系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的《2015年北京市法治建設情況及公民對依法治國矛盾水平的調查報告》對近兩年北京市立法工作的情況和特點進行了梳理,結合北京市社會矛盾指數調查中關于依法治國主觀矛盾水平的調查指出,北京市公眾對依法治國的主觀矛盾在逐漸緩解,反映出依法治國的認同度在不斷提高。黃寶躍等的《“訴訪分離”機制研究》對訴訪不分的原因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結合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導致“訴訪分離”難以真正實現的種種障礙進行了細致總結,并就完善“訴訪分離”的機制提出了較為全面的建議。朱小芹等的《反腐新常態下北京市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機制》一文從北京市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與展現的新特點入手,系統總結了北京檢察系統的相關實踐探索,提出了以追求執法辦案“質效合一”為目標,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全面加強北京市檢察機關職偵工作頂層設計和總體謀劃的發展思路。北京市司法局課題組的《關于推進社區矯正法制建設幾個實踐問題的探討》以北京社區矯正工作實踐為基本視角,就社區矯正法制建設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就《社區矯正法》制定的主要思路和內容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方案。尤國珍的《法治中國背景下當代中國道德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道德文化建設的發展進程,分析了當代中國道德文化建設存在的不足與原因,并就法治中國背景下當代中國道德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進行了較為深入的闡述。"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