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990
- 書名:論經濟行政法的制度結構-交易費用的視角(法學論叢)
- 作者:宋功德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時間:2003年1月
- 入庫時間:2003-1-8
- 定價:22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從交易費用角度探討經濟行政法的制度結構。本書的
基本立場是,在對經濟行政法機制加以恰當設計的基礎上,歷經多方
博奕而成的均衡的經濟行政法制度結構,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弱化信
息不對稱,能夠在有效制約行政機會主義的同時有效制約市場機會
主義,從而最優整合最大限度節減交易費用總量與最有效提升市場
效率的制度目標。
本書由導論和八章構成。第一章主要討論憲法如何設計產權/經
濟行政權結構來為產權提供有限排他的行政保護,以便最大化財產
的經濟價值。第二章依次探討了經濟行政挑戰民事訴訟、司法審查約
束經濟行政、經濟行政的全方位擴張三個主要問題,旨在從復雜的權
力結構中、尤其是從經濟行政與司法的關系中厘清經濟行政功能,并
據此主張現代市場制度變遷的重心應從民商法轉向經濟行政法。第
三章分別從制度結構的普在性與語境化、制度結構中的主體能動與
互動、制度結構中的差異與認同三個視角,對經濟行政法的結構特性
加以描述與解釋。第四章直接確證“制度結構均衡的經濟行政法能最
優解決交易費用問題”這個核心命題,將產權/經濟行政權結構性均
衡的基本涵義歸結為非對稱性均衡、經濟行政法制度供求均衡、主體
法律地位總體平等、社會資源最優配置、整體經濟利益最大五個方
面。第五章從國家立法與自治立法、中央立法與地方立法、實體性法
律規范與程序性法律規范三個方面,討論經濟行政法制度結構均衡
的規范形態。第六章主要分析經濟行政法制度結構失衡,相繼討論了
結構性失衡的市場癥狀、經濟行政的過與不及、對機會主義與結構性
失衡關系的追問、絕對失衡與相對失衡四個問題。第七章引進經濟學
上的機制設計理論來探討經濟行政法的均衡化問題,以便運用最小
的信息維度來為主體提供最大的有利于制度目標實現的行為激勵;
本章共討論了機制設計的理論變項、經濟行政法機制的內外協調一
致、經濟行政法機制的制約激勵兼容三個基本問題。第八章主要探討
如何通過多方博奕實現制度結構均衡,這一分析框架主要由市場主
體/行政主體參與博奕的動力、由博奕規則所構筑的博奔場域、博奪
主體的博養策略、博養均衡解與制度均衡四個部分組成。
關鍵詞:經濟行政 交易費用 結構性均 衡機制設計 博奕
目錄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現狀
三、命題的提出及論證路徑
四、據以確證核心命題的三個理論
第一章憲法中的產權/經濟行政權
一、產權的排他性保護
二、產權排他性保護的有限性
三、經濟行政的憲法設計
四、經濟行政的邏輯結構
第二章經濟行政功能的厘清
一、經濟行政挑戰民事訴訟
二、司法審查約束經濟行政
三、經濟行政的全方位擴張
第三章經濟行政法的結構特性
一、制度結構的普適性與語境化
二、制度結構中的主體能動與互動
三、制度結構中的差異與認同
第四章產權/經濟行政權結構的均衡
一、非對稱性均衡
二、經濟行政法的制度供求均衡
三、主體法律地位的總體平等
四、經濟行政法資源配置最優
五、整體經濟利益最大
第五章制度結構均面的規范形態
一、國家立法與行業自治立法
二、中央立法與地方立法
三、實體性規范與程序性規范
第六章制度結構的失衡
一、結構性失衡的市場癥狀
二、經濟行政的過與不及
三、對機會主義與結構失衡關系的追問
四、絕對失衡與相對失衡
第七章均衡化與機制設計
一、機制設計的理論變項
二、機制設計的內外協調一致
三、機制設計的制約激勵兼容
第八章通過博奔實現制度結構均衡
一、博棄主體參與博棄的動力
二、由博奔規則構筑的博棄場域
三、博奕主體的策略
四、博棄均衡解與制度結構均衡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